为了促进孩子身高发育,晒太阳需要注意时间、方式和防护等方面,以下是一些建议:
选择合适的时间
上午时段:上午9-10点阳光较为温和,紫外线中的A波段相对较多,B波段相对较少。这个时段晒太阳,能使孩子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有助于促进钙的吸收,从而对身高发育有益。
下午时段:下午4点以后,太阳角度变低,阳光中的紫外线相对较弱,红外线相对较多,能使身体产生温热效应,促进血液循环,帮助孩子放松身体,也有利于生长激素的分泌。而且此时段的紫外线仍可帮助合成维生素D,同时减少了晒伤的风险。
控制晒太阳的时长
婴幼儿:对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由于皮肤娇嫩,每次晒太阳10-15分钟为宜,可分多次进行,每天累计不超过1小时。6个月至1岁的孩子,每次可晒15-20分钟,每天1-2次。
幼儿及儿童:1-3岁的幼儿,每次晒太阳时间可逐渐延长至20-30分钟,每天1-2次。3岁以上的儿童,身体对阳光的耐受性有所增强,每次可晒30分钟左右,每天1-2次。
注意晒太阳的方式
充分暴露皮肤:让孩子尽量多暴露皮肤在阳光下,如露出手臂、腿部、背部等,但要注意避免阳光直射眼睛,可给孩子戴个有帽檐的帽子。不建议隔着玻璃晒太阳,因为玻璃会阻挡大部分紫外线,影响维生素D的合成效果。
适当活动:在晒太阳时,鼓励孩子进行一些户外活动,如玩耍、散步等,这样不仅能增加阳光照射的面积,还能促进孩子的新陈代谢和骨骼活动,有利于身高发育。
做好防晒措施
涂抹防晒霜:如果孩子需要在阳光下待较长时间,尤其是在紫外线较强的时段或地区,应给孩子涂抹儿童专用的防晒霜,选择防晒指数(SPF)合适、温和无刺激的产品。一般在出门前15-30分钟涂抹,每2-3小时补涂一次。
穿着合适衣物:给孩子穿轻薄、透气、浅色的衣物,既能减少阳光对皮肤的直接照射,又能让孩子感觉舒适。同时,可以准备一条薄毛巾,及时擦拭孩子身上的汗水,防止着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