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是中老年常见的一种病,疼痛的主要范围是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而三叉神经又分布在面部,分为左右两侧,每侧分为三支,所以临床上又叫“三叉”神经。这三支几乎遍布整个面部,主要负责面部的感觉。因此大多数患者的疼痛部位发生在前额、眼部、鼻子和口腔部位。
这种疼痛之所以被称为天下第1痛,就是因为其疼痛时间比较短暂,但常反复发作,疼痛十分剧烈。据多数三叉神经痛临床患者描述,疼痛时如触电样痛、刀割样痛、撕裂样痛等多种类型的疼痛,疼痛的时间虽然只有几秒甚至几分钟。每次发作过后,都会有一个缓解期,在两次发作期间,患者无不适的症状,晚上睡觉也不会出现疼痛发作的现象,但疼痛的时候,患者常无法忍受,并且疼痛的程度随着病情的加重也逐渐的加重,疼痛的次数也逐渐频繁,严重者可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三叉神经痛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三叉神经痛在临床上又分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两种类型。
目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但据临床调查显示,其病变的主要原因在于三叉神经痛的患者颅内存在异常走形的血管,对颅神经根入脑干的地方,造成了压迫,从而导致三叉神经出现疼痛的现象。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是指三叉神经丛脑干到面部走行的过程中,受到异物的刺激,引起三叉神经出现疼痛的现象。常见的就是疱疹病毒引起的三叉神经痛,此外当三叉神经的周围区域出现生长的肿瘤,比如说脑膜瘤、胶质瘤等,这些肿瘤可对三叉神经造成压迫,使之产生疼痛。因此在治疗继发性三叉神经的时候,需要先治疗原发性病变,才能解决三叉神经痛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