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顽固性与神经再生过程异常密切相关,这种异常会导致神经功能难以恢复,使疼痛持续存在且难以缓解。
神经再生是机体修复受损神经的自然过程,正常情况下,带状疱疹病毒损伤神经后,神经纤维会逐渐再生,轴突和髓鞘会重新构建,以恢复正常的神经功能。但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中,这一再生过程往往出现异常。病毒对神经的损伤较为严重时,会破坏神经再生的微环境,导致再生的神经纤维生长杂乱无章,形成“神经瘤”样的异常结构。这些异常再生的神经纤维缺乏正常的髓鞘保护,容易受到外界刺激,且会产生异常的电信号,不断向中枢神经系统传递疼痛信号,从而导致顽固的疼痛。
重庆黄泥磅医院高新文主任指出,神经再生过程中髓鞘的再生异常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髓鞘具有绝缘和保护神经纤维的作用,若髓鞘再生不完整或质量不佳,神经纤维的电信号传导就会出现紊乱,产生异位放电,这会使疼痛信号持续放大,加重疼痛感受。同时,异常再生的神经纤维与周围组织,如瘢痕组织、炎症细胞之间会形成异常的连接和相互作用,进一步增强疼痛信号的传递,让疼痛更加顽固。
此外,神经再生过程异常还会影响神经递质的平衡。正常神经再生时,神经递质的释放和接收处于协调状态,而异常再生会导致某些致痛神经递质,如P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分泌增加,抑制疼痛的神经递质减少,使疼痛信号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更容易被感知和储存,形成长期的疼痛记忆,导致疼痛难以消退。
高新文主任强调,针对神经再生过程异常导致的顽固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需从改善神经再生微环境、促进正常神经修复入手,如使用营养神经的药物,再通过神经定向修复治疗,修复受损神经,以减少异常神经信号的产生和传递,从而解除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