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剧烈而难以忍受的疼痛,如刀割、针刺、撕裂、烧灼或电击,甚至疼痛。
三叉神经:是12条脑神经中的第五条脑神经。三叉神经分支:动眼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
什么是三叉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又称痛性惊厥,是常见的脑神经疾病,是一种局限于三叉神经支配区的复发性阵发性疼痛。
为什么会这样?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所有理论都无法解释其临床症状。目前三叉神经微血管压迫导致神经脱髓鞘的理论和癫痫样神经痛的理论都是大家支持的。
三叉神经痛的分类?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有临床症状,但经各种检查未发现与发病有关的器质性疾病。继发性三叉神经痛:除临床症状外,临床和影像学检查可发现肿瘤、炎症、血管畸形等器质性疾病。
表现如何?(1)40岁以上者居多,尤其是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大约3:2。(2)疼痛部位右侧多于左侧,疼痛从面部、口腔或颌部某一点开始向三叉神经的一个或多个分支扩散。第二和第三分支常见。疼痛范围不超过面部中线,也不超过三叉神经分布区。偶发性双侧三叉神经痛占3%。(3)疼痛,如刀割、针刺、撕裂、灼伤或电击等,是难以忍受的,甚至是痛苦的。
痛苦的法则(1)三叉神经痛的发作往往无先兆,而疼痛的发作一般是有规律的。每次疼痛发作的时间从只有几秒钟突然停止到1~2分钟。(2)发病初期,发作次数较少,间歇期也较长,从几分钟到几小时不等。随着病情的发展,发作越来越频繁,间歇期缩短,疼痛加重、剧烈。夜间疼痛发作减少。中场休息时没有任何不适。(3)诱发因素:说话、吃饭、洗脸、刮胡子、刷牙、吹风等均可诱发疼痛发作,使患者情绪低落,行动谨慎。他甚至不敢洗脸、刷牙、吃饭、说话小心翼翼,怕引起发作。
触发点触发点又称触发点,往往位于上唇、鼻子、牙龈、口角、舌头、眉毛等处。
表情和面部变化常突然停止说话、进食等活动,痛的一侧可表现为痉挛,即“痛性痉挛”,皱眉、咬牙、用嘴捂住眼睛,或用手掌使劲搓脸,使局部皮肤粗糙、增厚、眉毛脱落、结膜充血、流泪、流涎。表情处于精神紧张焦虑的状态。
三叉神经痛患者日常生活注意事项:要有规律的饮食,你应该选择柔软有嚼劲的食物。漱口,说话,刷牙,轻轻洗脸。注意头部和面部保暖,避免局部受寒、受潮,不要用太冷或太热的水洗脸;平时要保持情绪稳定,不激动,不疲劳,不熬夜,听轻音乐,保持平和的心情,充足的睡眠。保持精神愉快,避免精神刺激;尽量避免触及“触发点”;有规律的生活,室内环境应该安静、干净、空气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