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坐在电脑前工作几小时,起身时总觉得腰又酸又痛;周末窝在沙发里刷手机,站起来时腰僵得像“生锈”——很多人会把这种不适归咎于“久坐累的”“姿势不对”,揉一揉、歇一歇就不当回事。但如果腰背痛反复出现,尤其是晨起或久坐后加重、活动后才稍有缓解,甚至夜间痛得翻身困难,就别再简单归为“劳累”了,这可能是强直性脊柱炎在悄悄“敲门”。
很多人对强直性脊柱炎不熟悉,总觉得它离自己很远,其实这种疾病在年轻人中并不少见,尤其是20-40岁的人群,且男性相对更多。它不像普通腰背痛那样,休息后就能明显好转,反而有几个容易被忽视的“特殊信号”。比如普通腰背痛多和劳累、外伤有关,疼痛位置常集中在腰部中间或两侧肌肉,活动后可能会更痛;而强直性脊柱炎引起的腰背痛,往往从骶髂关节(腰部下方、臀部上方两侧)开始,慢慢向上蔓延到脊柱,晨起或久坐后会变得僵硬,弯腰、转身都费劲,得活动30分钟以上才能慢慢缓解,甚至会在半夜痛醒,需要起身走动才能减轻。
除了腰背痛,还有些伴随症状也值得留意。比如有些人会出现单侧或双侧臀部疼痛,走路时感觉臀部“发紧”;还有人会伴随膝盖、脚踝等下肢关节肿胀疼痛,甚至出现眼部发红、畏光(葡萄膜炎)等情况,这些都可能是强直性脊柱炎的“附加信号”。之所以久坐人群容易被这种疾病“盯上”,是因为长时间坐着会让脊柱周围的肌肉处于紧张状态,血液循环变慢,而强直性脊柱炎本身是一种慢性炎症疾病,炎症会侵犯脊柱关节和韧带,久坐会加重炎症对脊柱的刺激,让疼痛和僵硬更明显,也容易让症状被误认为是“久坐后遗症”而延误排查。
如果出现反复腰背痛,尤其是符合“晨起僵、久坐重、活动缓”的特点,建议及时去医院风湿免疫科或骨科做检查。医生通常会先通过体格检查判断脊柱的活动度,再结合骶髂关节的影像学检查(如X光、CT或MRI),以及炎症指标(如血沉、C反应蛋白)来综合判断。很多人担心一旦确诊会影响生活,但其实强直性脊柱炎早发现、早干预,通过规范的药物治疗控制炎症,配合规律的康复锻炼(比如游泳、靠墙站立、猫式伸展),避免久坐、保持正确姿势,大部分人能有效缓解症状,维持脊柱的活动功能,正常工作和生活。
别再把反复的久坐腰背痛当“小毛病”忍一忍,身体的疼痛信号从不会无缘无故出现。及时留意、科学排查,才能在疾病早期拦住它,避免炎症进一步影响脊柱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