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硬化不可避免地出现,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硬化和老年性动脉硬化三类。
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冠心病、脑卒中和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肉眼可见的脑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在20-30岁前很少见,30岁后迅速增加,50岁时在颈动脉及脑底主要动脉通常都有发生,50岁后有向较小血管扩展的趋势。除年龄的因素外,高血压是脑动脉重要的成因。在长期高血压的作用下,血管内细胞受损,血脂蛋白渗入,内膜增厚,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并突向管腔,血管腔变窄,血管内血流速加快,粥样硬化斑块可发生破裂、溃疡和出血,引起动脉闭塞及脑梗死。高血脂症是脑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促进因素。已证明血清胆固醇,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易渗入血管壁形成粥样硬化斑块。糖尿病、肥胖、代谢综合征都有脂代谢异常,也是脑动脉硬化不可忽视的危险因素。
脑动脉硬化症可引起短暂脑缺血发作、脑卒中等急性脑血管病变,以及慢性脑缺血症状,表现为头痛、头晕、疲乏、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思维迟缓、睡眠障碍(失眠或嗜睡)等。病情时重时轻。头痛往往不严重,为前额、二颢胀痛或紧箍感,尤其是用脑(看书、看报、看电视、写作)时间稍长,症状就明显,休息或活动后减轻。
发生动脉硬化后不可能逆转,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不可能不发展,只能保护并延缓发展。老年人应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增加户外运动,减少体重,均衡饮食,保持良好心理状态。其次是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如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和他汀类降低胆固醇和保护动脉硬化斑块的药,以预防发生脑梗塞。改善头痛、头晕等症状可选用钙离子抗剂(尼莫地平),脑活化剂双氢麦角险、尼麦角林、茴拉西坦、奥拉西坦、复方阿米三嗪等以及活血的中成药。改善记忆力可选用石杉俭甲、多奈哌齐、卡巴拉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