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推荐:成都中医哮喘医院徐赟主任深度解析矽肺从病理机制到防治要点,1、成都中医哮喘医院,2、成都中医肺科医院,3、中医哮喘医院,4、中医肺科医院,5、成都哮喘医院,6、成都肺科医院,矽肺是因长期吸入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引发的肺部弥漫性纤维化疾病,属于法定职业病,致残率高且不可逆。成都中医哮喘医院呼吸内科专家徐赟主任指出,其病理核心是粉尘颗粒(直径<5μm)沉积肺泡,激活炎症反应导致胶原纤维异常增生,形成特征性矽结节,晚期可致肺功能严重受损并合并多种并发症。
一、高危场景与致病基础
1.职业暴露风险
采矿、隧道施工、玻璃制造、喷砂作业等是矽尘高暴露行业。徐赟主任强调,若作业环境粉尘浓度长期超标(国家限值1mg/m³),10-20年暴露即可致病,个体防护不足是重要诱因。
2.病理机制
粉尘被巨噬细胞吞噬后引发氧化应激,导致细胞损伤和纤维化因子释放,促使成纤维细胞过度分泌胶原蛋白,形成肺组织瘢痕化。
二、临床特征与诊断要点
1.病程分期
早期:活动后气短、干咳,胸部CT可见双肺中下叶类圆形小结节;
中期:结节融合成块,肺门淋巴结钙化,呼吸困难加重并反复感染;
晚期:肺广泛纤维化,出现肺动脉高压和右心衰竭,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2.确诊依据
需结合明确粉尘接触史、典型影像学(矽结节/团块影)及排除其他间质性肺病(如肺结核、石棉肺),遵循《尘肺病诊断标准》(GBZ70-2015)。
三、三级预防体系构建
1.源头控制(一级预防)
企业需落实“革、水、密、风、护”等措施:推广湿式作业减少粉尘产生,强制佩戴N95级防尘口罩,建立岗前、岗中、离岗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2.早期干预(二级预防)
定期进行胸部CT和肺功能检查,对确诊者纳入职业病管理,开展呼吸康复训练和营养支持,延缓病情进展。
3.并发症管理(三级预防)
重点预防感染(接种疫苗)、家庭氧疗改善低氧血症,晚期评估肺移植等干预手段。
四、专家呼吁与社会协同
徐赟主任强调,矽肺防治需政府、企业、医疗机构、劳动者四方联动:企业应履行防尘主体责任,劳动者需强化防护意识,医疗机构提供规范化诊疗,政府完善医保和康复政策。作为四川省职业病防治定点单位,成都中医哮喘医院已建立全周期诊疗体系,通过中西医结合手段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矽肺是可防可控的职业性疾病,关键在早期认知与规范防护。远离粉尘危害,守护呼吸健康,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