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医哮喘医院杏方红中医“专业解读”哪些因素会引发呼吸道感染?

成都中医哮喘医院

一、杏方红主任:40年中医经验守护呼吸健康

在中医呼吸疾病诊疗领域,杏方红主任是一位备受赞誉的专家,现任成都中医哮喘医院呼吸科主任。她出身中医世家,四代行医,自幼深受中医药文化的熏陶,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热爱。凭借这份热爱与执着,杏方红主任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接受了系统而全面的中医专业教育,为她的中医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毕业后,杏方红主任为了进一步提升医术,先后前往上海中医药大学及四川省人民医院进修学习。在进修期间,她接触到前沿的医学理念和技术,不断拓宽知识面和视野,如饥似渴地汲取新知识,将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技术相结合,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经过近40年的临床实践,杏方红主任在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她擅长运用中药膏剂、汤剂结合经皮透药技术,为慢阻肺、哮喘、慢性咳嗽等患者定制个性化治疗方案。作为四川省康复医学会中医康复专委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呼吸专委会哮喘学组成员,杏方红主任在业内享有很高声誉,她的专业能力和敬业精神得到了同行的广泛认可。

杏方红主任在诊疗过程中,始终坚持“内外同治、标本兼顾”的理念。她认为,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不仅与外在的邪气侵袭有关,还与人体内部的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她注重从整体出发,调理患者的内在体质,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同时缓解外在的症状,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为了实现这一治疗理念,杏方红主任将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技术完美结合。她深入研究中药的药理作用和配方,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精心调配中药膏剂和汤剂,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同时,她还运用经皮透药技术,将药物直接送达病灶,使药物能够快速、准确地发挥作用,有效缓解气道炎症与高反应性,减轻患者的症状。凭借着精湛的医术和卓越的治疗效果,杏方红主任的临床有效率达到了92%以上,被患者誉为“慢性咳嗽克星”,她的患者遍布全国各地,许多患者在她的治疗下,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二、西医视角:呼吸道感染的四大“隐形杀手”

从西医角度来看,呼吸道感染的成因复杂,涉及病原体、环境、过敏、免疫及遗传等多个方面。了解这些因素,对于预防和治疗呼吸道感染至关重要。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呼吸道健康的。

1.病原体侵袭:病毒与细菌的双重威胁

在呼吸道感染的众多病因中,病原体侵袭是较为常见的因素之一。据医学研究表明,70%-80%的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引发的,如我们熟知的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这些病毒如同隐藏在暗处的“刺客”,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便会趁机突破呼吸道黏膜的防御屏障,引发急性炎症反应。而少数呼吸道感染则是由细菌感染所致,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都是常见的致病菌。此外,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体也可能引发呼吸道感染,它们通常在特定的环境下滋生繁殖,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当病毒或细菌侵入呼吸道后,会迅速在呼吸道黏膜上附着、繁殖,刺激呼吸道黏膜细胞,导致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从而引发咳嗽、咳痰、鼻塞、流涕等一系列症状。如果感染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炎症可能会进一步蔓延,引发更为严重的疾病,如肺炎、支气管炎等,甚至发展为慢性感染,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长期的影响。

2.环境与生活习惯:气道健康的无声破坏者

除了病原体的直接侵袭,我们所处的环境以及日常生活习惯,也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呼吸道的健康。就像人们常说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长期不良的环境和生活习惯,会逐渐削弱呼吸道的防御功能,为呼吸道感染埋下隐患。

吸烟:吸烟是导致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有研究显示,吸烟者患支气管炎的概率是非吸烟者的2-8倍,这一数据令人触目惊心。烟草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如焦油、尼古丁、一氧化碳等,这些物质进入人体后,会直接损伤气道纤毛。气道纤毛就像是呼吸道的“清洁卫士”,它们通过有规律的摆动,将呼吸道内的灰尘、细菌等异物排出体外。而一旦纤毛受损,其清除功能就会大大减弱,导致黏液分泌增多,这些黏液无法及时排出,就会形成“痰栓”,堵塞气道,为细菌和病毒的滋生提供了温床,进而引发感染,形成“痰栓-感染”的恶性循环。长期吸烟还会导致呼吸道黏膜的免疫功能下降,使人体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

空气污染: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这也给呼吸道健康带来了巨大挑战。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粉尘、化学烟雾等污染物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PM2.5、PM10)等。这些污染物长期刺激气道,会引发气道的炎症反应,使气道黏膜受损,增加呼吸道感染的风险。研究表明,长期暴露在高污染环境中的人群,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生活在空气质量良好地区的人群。例如,在雾霾天气中,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大幅增加,人们吸入这些颗粒物后,容易出现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这就是因为颗粒物对呼吸道造成了刺激和损伤,引发了炎症反应。

职业暴露:对于一些特殊职业的人群来说,职业暴露也是导致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因素。例如,木工、矿工、建筑工人等在工作过程中,会长期接触到大量的粉尘。这些粉尘中可能含有各种有害物质,如木屑、石棉、二氧化硅等,它们进入呼吸道后,会沉积在气道内,刺激气道黏膜,导致气道炎症和损伤,使呼吸道的防御功能下降,从而增加呼吸道感染的风险。相关研究数据显示,从事这些职业的人群,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比普通人群高出许多。

3.过敏与体质:特殊人群的健康警报

过敏体质的人群,在接触到特定的过敏原后,也容易引发呼吸道感染。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皮屑、霉菌等都是常见的过敏原。当过敏性体质者接触到这些过敏原时,免疫系统会将其识别为外来的“敌人”,并启动免疫反应。在这个过程中,身体会释放出组胺等化学物质,这些物质会导致支气管痉挛、黏膜水肿、分泌物增多,从而引发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长期反复的过敏反应,还会导致气道炎症加重,使呼吸道的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病原体的感染。临床数据显示,约30%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存在IgE介导的超敏反应,而且过敏性鼻炎与呼吸道感染常常联动发作,患有过敏性鼻炎的人,更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这是因为鼻腔作为呼吸道的第一道防线,一旦受到过敏的影响,其过滤和防御功能就会减弱,病原体就更容易侵入呼吸道,引发感染。

4.免疫与遗传:内在因素的双重作用

人体的免疫力和遗传因素,也在呼吸道感染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免疫力就像是人体的“军队”,负责抵御各种病原体的入侵。当免疫力低下时,“军队”的战斗力就会减弱,无法有效地抵抗病原体,从而增加呼吸道感染的风险。例如,免疫球蛋白缺乏的人群,由于体内缺乏重要的免疫物质,对病原体的抵抗力较弱,更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而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呼吸道的防御功能也会随之退化,这使得他们在面对病原体时更加脆弱,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更高,且病情往往更严重,更容易反复发作。

遗传因素也与呼吸道感染的发病密切相关。如果家族中有呼吸道感染的遗传史,那么个体患呼吸道感染的风险可能会比常人高出40%。这是因为遗传基因可能会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呼吸道结构和功能,使个体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虽然遗传因素无法改变,但了解家族遗传史,对于提前做好预防措施,降低发病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三、中医辨证:呼吸道感染的三大核心病机

从中医学的角度来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机制与人体的整体状态密切相关,涉及多个脏腑的功能失调。杏方红主任认为,呼吸道感染的核心病机主要包括肺脾两虚、肝火犯肺和肺阴亏虚三个方面。了解这些病机,有助于我们从中医的角度更好地理解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发展,为中医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1.肺脾两虚,痰湿内阻

中医有云:“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这句话深刻揭示了肺脾两虚与痰湿内阻之间的紧密联系。当脾胃功能虚弱时,就如同一个运转失常的“加工厂”,无法正常运化水谷,导致水湿在体内停滞。这些停滞的水湿就像一潭死水,逐渐凝聚成痰。而肺就像一个“容器”,这些由脾胃产生的痰会上犯于肺,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

在临床上,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的患者,他们总是咳嗽不断,痰液量多且质地清稀,同时还伴有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症状。这就是典型的肺脾两虚、痰湿内阻的表现。这些患者的身体就像一个被痰湿包裹的“机器”,各个部件都无法正常运转。脾胃虚弱,无法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导致身体乏力、食欲不振;而痰湿内阻于肺,影响了肺的正常功能,引发咳嗽、咳痰。

针对这种情况,中医的治疗原则是以健脾化痰、宣肺止咳为主。常用的中药有白术、茯苓、陈皮、半夏、参、甘草等。白术和茯苓就像一对“黄金搭档”,白术健脾燥湿,茯苓利水渗湿,二者合用,能够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从根源上解决痰湿的生成问题。陈皮和半夏则是化痰的“高手”,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它们能够有效地消除已经形成的痰湿。参和甘草则具有补气健脾的作用,能够增强人体的正气,提高抵抗力。这些中药配伍在一起,就像一支协同作战的“部队”,共同发挥作用,达到治疗肺脾两虚、痰湿内阻型呼吸道感染的目的。

2.肝火犯肺,气逆咳喘

情绪与健康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中医关注的重点。中医认为,情绪抑郁、肝郁化火是导致肝火犯肺的重要原因。当人们长期处于情绪低落、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中时,就会导致肝气郁结。肝气郁结就像一条被堵塞的河流,无法顺畅地流动,久而久之就会化火。肝火一旦形成,就会像一股“邪火”,灼伤肺阴,导致肺的正常功能受到影响。

肝火犯肺的患者,常常会出现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的症状,就像喉咙里有一只“小火苗”,不断地灼烧着,却又咳不出东西来。同时,他们还会伴有胸胁胀痛、心烦易怒、口苦咽干等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都是因为肝火上炎,灼伤肺阴,导致肺气上逆。患者在情绪波动较大时,咳嗽等症状会明显加重,这也进一步说明了情绪与病情之间的密切关系。

对于肝火犯肺型的呼吸道感染,杏方红主任强调要“疏肝清肺”同治。常用的中药有黄芩、桑白皮、麦冬、沙参等。黄芩和桑白皮就像两柄“利刃”,能够有效地清泻肝火,消除肝火对肺的灼伤。黄芩苦寒,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尤其擅长清泻上焦之火;桑白皮甘寒,能泻肺平喘、利水消肿,对于肺热咳嗽有很好的疗效。麦冬和沙参则是滋阴润肺的“良药”,麦冬甘寒质润,能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沙参能养阴清肺、益胃生津,它们能够滋养被灼伤的肺阴,恢复肺的正常功能。通过疏肝清肺的治疗方法,就像为患者打开了一扇“通风窗”,让体内的“邪火”得以消散,从而缓解咳嗽等症状。

3.肺阴亏虚,虚火灼津

久病不愈或燥热伤阴,是导致肺阴亏虚的常见原因。就像一盏燃烧时间过长的油灯,灯油逐渐耗尽,肺阴也在长期的疾病消耗或外界燥热的侵袭下逐渐亏虚。肺阴亏虚后,就无法有效地滋润肺脏,导致肺的功能失调。

临床上,肺阴亏虚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干咳少痰、咽痒咽干、午后潮热、盗汗等症状。他们的身体就像一个干涸的池塘,缺乏水分的滋润,各种不适症状也就随之而来。干咳少痰是因为肺阴不足,无法生成足够的津液来滋润呼吸道;咽痒咽干则是因为咽喉部位得不到津液的滋养;午后潮热和盗汗则是由于阴虚生内热,虚火内扰所致。

中医采用“滋阴润肺”法来治疗肺阴亏虚型呼吸道感染。常用的药材有百合、川贝母、麦冬、玉竹等。百合就像一位温柔的“守护者”,能润肺止咳、清心安神,对于肺阴虚引起的咳嗽有很好的疗效;川贝母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是治疗咳嗽的常用药材;麦冬和玉竹则能养阴润燥、生津止渴,增强滋阴润肺的效果。除了中药治疗,还可以配合穴位贴敷来增强疗效。穴位贴敷就像在人体的经络上安装了一个“能量接收器”,通过将药物贴敷在特定的穴位上,如肺俞穴、膏肓穴等,能够激发经络的气血运行,调节脏腑功能,使药物更好地发挥作用,从而达到滋阴润肺、止咳平喘的目的。

四、杏方红主任: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道感染的创新方案

在呼吸道感染的治疗领域,杏方红主任始终坚持中西医结合的理念,通过精准诊断和特色疗法组合,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这种创新的治疗模式,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还能从根本上调理患者的体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复发。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杏方红主任的中西医结合防治方案。

1.精准诊断,内外同治

杏方红主任认为,精准诊断是治疗呼吸道感染的关键。在诊断过程中,她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运用西医的先进检查技术和中医的传统诊断方法,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为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西医诊断:杏方红主任会利用过敏原检测、肺功能检查、胸部CT等现代医学检查手段,明确呼吸道感染的病因、感染部位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例如,通过过敏原检测,可以确定患者是否对花粉、尘螨等物质过敏,从而避免接触过敏原,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肺功能检查则可以评估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判断气道是否存在阻塞,为治疗提供重要参考。胸部CT能够清晰地显示肺部的病变情况,帮助医生及时发现肺部的炎症、结节等问题,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中医诊断:在西医诊断的基础上,杏主任还会结合中医的舌诊、脉诊等方法,对患者进行辨证分型。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观察舌象和脉象的变化,可以了解人体内部脏腑的功能状态,判断疾病的性质和发展趋势。比如,舌红苔黄、脉数,往往提示体内有热;而舌淡苔白、脉弱,则可能表示气血不足。根据辨证结果,杏主任会制定出“一人一方”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实现内外同治。例如,对于过敏性咳嗽患者,杏主任会采用“祛风止痒+健脾润肺”的配伍原则,在中药配方中加入防风、蝉蜕等祛风止痒的药物,同时运用白术、百合等健脾润肺的药物,从根本上调理患者的体质,缓解咳嗽症状。

2.特色疗法组合

在治疗呼吸道感染时,杏方红主任采用了多种特色疗法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中西医各自的优势,达到绝佳的治疗效果。这些特色疗法包括中药膏剂与汤剂结合、经皮透药技术以及冬病夏治等,它们相互配合,共同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中药膏剂+汤剂:中药膏剂和汤剂是中医治疗呼吸道感染的常用剂型,它们各有特点,相互补充。中药膏剂是将中药经过多次煎煮、浓缩后,加入蜂蜜、阿胶等辅料制成的半流质剂型。它口感好,易于服用,而且药效持久,能够长期调理患者的体质,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比如,对于慢性呼吸道感染患者,长期服用中药膏剂可以改善肺脾功能,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作次数。而汤剂则是将中药直接加水煎煮后服用,它药效发挥迅速,能够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配方,快速缓解患者的症状。在呼吸道感染的急性期,患者出现高热、咳嗽、咳痰等症状时,杏主任会根据辨证结果,开具针对性的汤剂,如清热解毒、止咳化痰的中药汤剂,帮助患者尽快控制病情。

经皮透药技术:经皮透药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给药方式,它利用皮肤的渗透作用,将药物直接送达病灶,使药物能够快速、准确地发挥作用。这种技术避免了口服药物经过胃肠道吸收时的首过效应,提高了药物的利用率,同时也减轻了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在治疗呼吸道感染时,经皮透药技术可以将具有抗炎、止咳、平喘作用的药物直接输送到呼吸道,有效缓解气道炎症与高反应性,减轻咳嗽、喘息等症状。例如,将含有麻黄、细辛等药物的透皮贴剂贴敷在肺俞、膻中等穴位上,药物可以通过穴位渗透到体内,直接作用于呼吸道,起到宣肺平喘、止咳化痰的作用。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是中医的特色疗法之一,它基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在夏季人体阳气较为旺盛的时候,采用适当的治疗方法,以达到预防和治疗冬季疾病的目的。对于呼吸道感染患者来说,冬病夏治主要是通过三伏天穴位贴敷来实现。在三伏天,人体的经络气血通畅,毛孔张开,此时将特制的中药贴敷在特定的穴位上,如肺俞、定喘、膏肓等穴位,药物可以通过穴位渗透到体内,温阳散寒、扶正祛邪,增强机体的免疫力,预防呼吸道感染在冬季的发作。临床研究表明,连续进行3-5年的三伏天穴位贴敷治疗,可以显著降低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减轻患者的症状。

3.典型案例:从“夜咳难眠”到“呼吸顺畅”

52岁的王女士,被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所困扰,长期的咳嗽让她痛苦不堪。在患病期间,王女士尝试了多种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激素治疗,但都未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激素治疗不仅没有缓解她的咳嗽症状,还带来了一些副作用,如身体发胖、免疫力下降等,这让王女士的生活质量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一次偶然的机会,王女士了解到了成都中医哮喘医院的杏方红主任,听闻杏主任在呼吸道疾病治疗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医术,王女士便抱着一线希望找到了杏主任。杏主任在详细了解了王女士的病情后,首先为王女士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包括西医的过敏原检测、肺功能检查,以及中医的舌诊、脉诊等。通过综合分析,杏主任判断王女士的身体状况属于肺脾两虚,这也是导致她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的根本原因。

针对王女士的病情,杏主任制定了一套“健脾化痰+润肺止咳”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杏主任运用中药膏剂和汤剂相结合的方式,为王女士进行调理。中药膏剂采用了白术、茯苓、陈皮、半夏等健脾化痰的药物,以及百合、麦冬、玉竹等润肺止咳的药物,通过长期服用,从根本上改善王女士的肺脾功能,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同时,根据王女士咳嗽的具体症状,杏主任还为她开具了中药汤剂,在汤剂中加入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药物,如桔梗、杏仁、紫菀等,以增强止咳化痰的效果。

除了中药治疗,杏主任还为王女士采用了穴位贴敷的方法。在三伏天,将特制的中药贴敷在王女士的肺俞、定喘、膏肓等穴位上,通过穴位的刺激和药物的渗透,进一步温阳散寒、扶正祛邪,增强治疗效果。在治疗期间,杏主任还密切关注王女士的病情变化,根据她的身体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经过2个月的精心治疗,王女士的咳嗽症状明显减轻,夜晚也能安然入睡。随访半年,王女士的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未再复发,她的生活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和美好。王女士对杏主任的治疗效果赞不绝口,她感激地说:“是杏主任让我重新找回了健康,摆脱了咳嗽的折磨,真的太感谢她了!”王女士的案例充分展示了杏方红主任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道感染的显著成效,也为更多患者带来了康复的希望。

五、专家提醒:如何预防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感染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如肺炎、支气管炎等。因此,做好预防工作至关重要。杏方红主任根据多年临床经验,为大家提供了以下实用的预防建议:

增强体质,筑牢健康防线:均衡的饮食是维持身体健康的基础,它就像为身体这座大厦提供坚固的基石。我们应确保摄入各种营养素,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果,如橙子、柠檬、菠菜等,它们就像身体的“小卫士”,能够增强免疫力;同时,摄入优质蛋白质,像牛奶、鸡蛋、鱼肉等,为身体提供修复和生长所需的“原材料”。适度运动也是不可或缺的,每周坚持15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就像给身体的各个器官进行一次“大保养”,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充足的睡眠则是身体的“修复期”,每晚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让身体在休息中恢复元气,修复受损细胞,从而更好地抵御病原体的侵袭。

远离诱因,守护呼吸道健康:吸烟对呼吸道的危害极大,它就像一个“隐形杀手”,悄无声息地破坏着呼吸道的健康。戒烟是保护呼吸道的重要举措,同时,我们还要尽量避免吸入二手烟,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在雾霾天气或污染严重的环境中,佩戴口罩是必不可少的防护措施,口罩就像一道“屏障”,能够阻挡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进入呼吸道。此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也非常重要,每天定时开窗通风,让新鲜空气进入室内,稀释和排出室内的病菌和污染物,为呼吸道创造一个清洁的环境。

及时干预,防止病情恶化:当咳嗽持续2周以上,或者伴有发热、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千万不能掉以轻心,这可能是呼吸道感染加重的信号。此时,应尽早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治疗也至关重要,按时服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呼吸道感染的防治需从“防”与“治”两端发力。成都中医哮喘医院杏方红主任以中西医结合的创新疗法,为患者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文章

推荐医生

MORE+

擅长:(成都哮喘病医院)尘肺、矽肺、肺维维化、慢阻肺、肺气肿、肺大泡、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和重症的抢救。

擅长:(成都哮喘病医院)中医诊疗慢阻肺、哮喘、慢性咳嗽、肺气肿、支气管炎、间质性肺病、支气管扩张、肺结节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尤其在运用中药的膏剂、汤剂和经皮透药等多种方式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时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秘方,通过内在调理与外在养护相结合的方式,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且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实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与促进康复的综合疗效。

擅长:(成都哮喘病医院)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尤其对于儿童哮喘、肺炎、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慢性咳嗽、湿疹、营养不良、儿童康复等的临床诊治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热门科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