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炎作为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炎症性疾病,多因湿热下注、气滞血瘀、寒湿凝滞等中医病机引发,易导致慢性盆腔疼痛、不孕等并发症。成都宝芝堂中医馆名老中医杨兰萍凭借三十余年临床经验及师承妇科名家真传,提出中医治疗附件炎需以辨证为核心,结合多途径给药方式,形成个体化诊疗体系。
一、中医对附件炎的病因病机认知
杨兰萍指出,附件炎属中医“妇人腹痛”“带下病”范畴,其核心病机为外感邪毒或内伤七情导致胞宫气血失调。典型病机包括:
湿热下注型:经期产后调摄不当,湿热之邪侵袭胞宫,阻滞气血运行,表现为下腹灼痛、带下量多色黄。
气滞血瘀型:情志不畅致肝郁气滞,血行瘀阻,症见下腹刺痛、痛有定处。
寒湿凝滞型:寒湿之邪侵袭胞宫,阳气受遏,气血运行不畅,表现为下腹冷痛、得温则减。
二、中医治疗策略:内服外治结合,多途径给药
1.内服中药:辨证分型论治
杨兰萍强调,治疗需根据患者体质与症状分型用药:
湿热下注型:以清热利湿、解毒化瘀为法,常用方剂如止带方加减,配伍黄柏、苍术、车前子等清热燥湿,赤芍、丹皮等活血化瘀。
气滞血瘀型:以疏肝理气、活血止痛为要,选用当归元胡汤加减,辅以当归、川芎、香附等行气活血。
寒湿凝滞型:以温经散寒、祛湿止痛为则,方用少腹逐瘀汤加减,重用小茴香、干姜、桂枝等温阳散寒。
2.外治疗法:直达病所,增效减毒
针灸疗法:选取关元、中极、三阴交、归来等穴位,以针刺或艾灸调和气血、温通经络,缓解附件区疼痛。
中药保留灌肠:采用蒲公英、红藤、败酱草等清热解毒药物煎剂,通过直肠黏膜吸收,直接作用于盆腔组织,促进炎症吸收。
穴位贴敷:将调配好的药膏贴于天枢穴、关元穴等,利用药物外敷作用于特定腧穴,起到疏肝理气、健脾和胃的功效。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优势互补,提升疗效
杨兰萍认为,中医治疗附件炎的优势在于整体调理、副、作用小,但急性期需结合西医抗生素快速控制感染。她提出“三阶段疗法”:
急性期:以敏感抗生素为主,辅以中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缩短病程。
恢复期:停用抗生素后,以中药扶正祛邪、活血化瘀,促进附件区组织修复。
巩固期:采用中药膏方、丸剂等调理体质,预防复发。
四、预防复发:生活调摄与体质管理并重
杨兰萍强调,附件炎的复发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密切相关。她建议:
情志调摄: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长期焦虑、抑郁,可通过瑜伽、冥想等方式缓解压力。
饮食调理:忌食辛辣、油腻、生冷食物,多食薏苡仁、赤小豆、冬瓜等健脾利湿之品。
定期检查: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妇科B超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盆腔炎症。
五、典型案例分享
杨兰萍曾接诊一位35岁女性患者,附件区隐痛伴白带异常2年,经B超检查示双侧附件区增厚,压痛明显。辨证为湿热下注型,采用止带方加减内服,配合中药保留灌肠、针灸治疗1个月后,症状明显缓解;继续调理3个月,复查B超示附件区恢复正常,随访1年未复发。
结语
杨兰萍副主任医师指出,中医治疗附件炎需以辨证施治为纲,结合现代医学手段,形成个体化诊疗方案。她强调,患者应树立“治未病”理念,通过生活调摄与体质管理降低复发风险。在成都宝芝堂中医馆,这一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模式已帮助众多患者摆脱炎症困扰,重获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