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冷冻组织细胞,可导致细胞损伤和血管损伤,组织细胞及其内容物产生物理、化学、电解质上的变化,后导致细胞坏死或凋亡。冷冻治疗包括冷冻与复温两个过程。冷冻初期(温度-4~-21℃)时细胞外冰晶形成即“溶液效应”(solutioneffect)是引起细胞死亡的主要机制。细胞外冰晶形成,使细胞外渗透压上升,引起细胞内脱水,导致细胞皱缩,进而引起细胞膜和细胞器的损伤。温度进一步降低可引起细胞内形成冰晶,导致细胞器发生不可逆损伤,继而细胞膜受损,终导致细胞死亡。复温时细胞内小冰晶再结晶或者相互融合,形成大的冰晶,大冰晶对细胞有更强的破坏作用。另外复温时细胞冰晶融化,使得细胞外间隙成为低渗环境,水份进入细胞内,引起细胞肿胀,导致细胞膜破坏,从而使得一些冷冻期未损伤的细胞在复温过程中被破坏。
血管损伤主要发生在冷冻的复温期,为延迟性损伤。表现为微血管破坏,微血栓形成,血流淤滞和闭塞,组织细胞缺氧从而导致细胞坏死。
有研究指出虽然微、小动静脉在复温后4小时内仍难恢复,但大的血管,尤其大的动脉一般不受破坏,即使受损,在其后24小时内一般仍能恢复,这在临床上有实际意义,使得临近大血管的肿瘤能的接受冷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