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宝芝堂中医馆肿瘤名医唐善先指出:虽然大肠癌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但绝大多数散发性的大肠癌都适合人们所出的生活环境和心情状态,尤其是饮食习惯为相关,如果没有保证良好科学的饮食,很容易诱发此病。下面,我们看看常见大肠癌的饮食调整方法。
方法一:能量摄入
根据多年的临床诊断调查,发现人体内的总能量摄入与该疾病危险性有关系,无论摄入的能量是蛋白质、脂肪还是碳水化合物,减少能量的摄入有可能降低该疾病的发病率。
方法二:脂肪与红肉
在如今,大鱼大肉已经不再成为人们的奢侈品,而该疾病的发生与动物脂肪和肉类密切相关,且有研究表明高脂射入与低脂人群相比患有该疾病的风险增加百分之三十二,而肉类中摄入红肉是该疾病发生的一个强的危险因素。
方法三:膳食纤维
近些年来,人们往往过于重视高脂肪、高蛋白质的摄入,却遗忘了纤维素食物的摄入,而纤维素能增加粪便量,稀释结肠内的致癌剂,吸附胆汁酸盐,从而能减少大肠癌的发生。因此,在平时的饮食,应该尽量多摄入蔬菜、水果、纤维素,合理饮食,减少疾病的发生。
方法四:微量元素
通常,人们的饮食需要保证均衡,要保证各种微量元素的摄入,补充各种维生素,这样能使腺瘤患者的结肠上皮过度增生转化为正常,但目前资料并不支持用抗氧化维生素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成都宝芝堂中医馆名老中医-唐善先
唐善先,从事中医临床诊疗三十余年,学及中西,博采众家,不断融汇各派中医精华;对各种疑难杂症的诊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以中医药防治放化疗毒副反应和肿瘤复发转移为特色,近年来致力于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研究,并提出以“带瘤生存”为治疗观点,体现了抗肿瘤治疗的务实思维。中晚期癌症患者即使出现大量胸水、腹水或骨转移、肝转移等情况,如能及时进行全身有效的抗肿瘤综合治疗,大部分患者仍可获得较长期生存。
同时强调,中医药应当在肿瘤早期并且还要全程参与治疗,而不应该当做晚期肿瘤患者的“稻草”。提高中医药的治疗参与率,有助于提高中晚期癌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从观念上摈弃肿瘤的“过度治疗”或重复治疗,使无法治、愈的肿瘤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质量而“带瘤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