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肿瘤是中西医学面临的共同挑战。成都肿瘤医院博物馆以中医经络理论为基础,对中医肿瘤病因病机进行了深入研究。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形成了中医肿瘤的新方法“中医抗癌脐带康复方法”。
该方法以脐中穴为经络总枢,通过疏通经络、通畅气血、恢复脏腑阴阳平衡,利用脐中穴作为经络内外经络和五脏六腑的交流;脐表皮角质层极本,屏障功能极弱,脐下无脂肪组织,渗透性强,有利于药物吸收,充分发挥功效优势。
一、治疗原理
1.根据中医经络学,脐中穴是一个特殊的穴位,在人体经络中处于总枢地位。脐中穴的气通百脉,布于五脏六腑,隐藏在脏腑经络之间。药物应用脐带,首先作用于胃和小肠,然后通过脏器的气化和输布,分散在脏器甚至全身,发挥调节脏器虚拟、平衡脏器阴阳、疏通经络、运行气血的作用,从源头解决经络阻塞、淤泥致癌的关键病机。
2.脐带无脂肪组织,血管非常丰富。脐带药物易穿透分散,吸收血管进入血液循环,发挥治疗作用;与口服药物相比,脐带药物不受胃酶的干扰,药物效果可充分发挥,药物利用率大大提高,药物少,效果快。
3.脐带给药具有独特的刺激+渗透作用,达到极限后可增强免疫力,提高新陈代谢能力。免疫力是中医所说的正气。充足的正气可以抑制肿瘤的转移和复发,帮助实现肿瘤生存的目标。
二、治疗方法
“中医抗癌脐带康复方法”是将药物敷在肚脐上或热熨烫,包括药物脐带、脐带填充、脐带填充、脐带填充、脐带蒸、脐带熏、脐带熨烫等。同时,还可以配合纯中药制剂,促进体内有害病毒通过二便排出,达到癌症消除、肿胀消除的目的。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和特点。“中医抗癌脐带康复方法”也是在辨证分型的基础上给药的。临床上,根据不同症状采用以下相应方法:扶正培本,调节脏腑,益气活血,祛瘀,养阳益肺,清邪毒,温脾健胃,舒肝止呕。
三、方法特点
1.更快:药物在进入体循环前不经胃肠道和肝脏,可迅速达到病所。同时,避免肝脏的“过程效应”和胃肠道药物的降解,大大提高药物的利用率。
2.无:脐带给药无疼痛、低风险、无毒、易操作,是由于药物不代谢肝脏,可大大降低毒。
3.效果倍增:脐部给药结合口服中药,双管齐下,可使倍增,有效缓解癌痛、胸水、腹水、出血等并发症,减少放化疗毒。
4.疗程较短:脐部给药所需药量较少,可缩短疗程。
5.方便舒适:脐带给药易于操作,不需要频繁更换,容易被接受,长期坚持。
四、适应范围
肝癌、肝硬化、食管癌、贲门癌、肠癌、胃癌、肺癌、乳腺癌、胰腺癌、膀胱癌、肾癌、脑瘤、恶性淋巴瘤、黑色素瘤、宫颈癌、妇科肌瘤、骨瘤、白血病等。,以及术后复发和传播的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