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麻时候站起来容易崴脚可能和肌肉疲劳、神经压迫、血液循环障碍、软组织损伤、骨折等原因有关,如果症状持续没有缓解,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就医,医生会根据病因选择一般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
1、肌肉疲劳:长时间行走、站立会导致局部肌肉疲劳,收缩和舒张能力相对会减弱,影响脚部的稳定性和平衡感,进而引发脚麻以及崴脚的风险。所以要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者行走。
2、神经压迫:如果脚部的神经受到压迫,可能会导致神经传导功能出现异常,对肌肉的控制能力也会相应的减弱,患者在站立的时候平衡感会降低,容易发生崴脚。此时需要多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减少神经压力。
3、血液循环障碍:如果脚部的血液循环出现障碍,由于局部缺血,韧带以及肌肉没有办法得到充足的氧气以及营养物质,会出现麻木感,而且肌肉力量减弱时容易发生崴脚。可以通过按摩的方式促进血液循环,将手掌搓热之后顺时针按摩,每次按摩10分钟左右,每天可以按摩6~7次。
4、软组织损伤:可能和局部的外伤、挤压等原因有关,由于软组织受到损伤,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可能会导致局部出现肿胀疼痛以及麻木感,同时影响稳定性和平衡性,在站立或行走的时候容易发生崴脚。一般可以通过热敷缓解,可以用45℃左右的热水袋,对局部进行热敷,每次热敷10~15分钟,每天热敷3~4次。
5、骨折:由于骨质发生断裂,骨折端可能会刺激周围的组织,引起脚部肿胀、疼痛、麻木,由于疼痛,在行走的时候也会发生崴脚。一般需要进行石膏固定治疗或夹板外固定治疗。
在恢复期间,患者需要保持适当的休息和锻炼,可以适当的进行一些舒缓的体育锻炼,比如慢走、慢跑等,而且在锻炼之前也要适当的进行热身活动以及拉伸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肌肉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