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逛菜市场,看到那些新鲜肥美的鱼虾蟹贝,是不是总忍不住想买点回家?但你知道吗?有些水产品看似便宜又诱人,实际上可能是“坑”!连摊主自己都不吃。今天就来扒一扒菜场里最容易被忽悠的4种水产品,看完再买不踩雷!
1.泡过“药水”的鱿鱼
问题:有些摊贩为了让鱿鱼看起来更白、更厚实,会用甲醛(福尔马林)或碱水浸泡。这样的鱿鱼不仅口感变差,长期食用还可能危害健康。
如何辨别?
✔正常鱿鱼颜色偏淡黄或粉红,泡过药水的会异常雪白。
✔闻一闻,如果有刺鼻化学味,千万别买!
✔摸一摸,泡过药水的鱿鱼弹性差,容易捏烂。
2.染色黄鱼
问题:为了让黄鱼看起来更“金黄诱人”,有些商贩会用人工色素(如柠檬黄)涂抹鱼身,甚至注射染色剂。长期吃这样的鱼,可能影响肝脏健康。
如何辨别?
✔正常黄鱼颜色自然,不会特别鲜艳。
✔用湿纸巾擦一擦鱼身,如果掉色,就是染过的。
✔看鱼鳃,新鲜黄鱼的鳃是鲜红色,染色的可能发暗或发黄。
3.注水虾
问题:有些摊贩会给虾注射明胶或水,让虾看起来更大、更饱满,但实际重量虚高,口感也变差。
如何辨别?
✔注水虾身体鼓胀,虾头容易脱落。
✔捏一捏,如果虾肉松软、有水分渗出,可能就是注水的。
✔煮熟后,注水虾会严重缩水,肉质松散。
4.泡发过度的海参
问题:海参本身价格不菲,但有些商贩会用碱或化学药剂泡发,让海参体积膨胀好几倍,卖相好看但营养流失严重,甚至含有害物质。
如何辨别?
✔正常泡发的海参弹性适中,不会过于软烂。
✔闻一闻,如果有刺鼻味道,可能是化学药剂泡的。
✔看价格,过分便宜的海参,很可能有问题。
买水产品的小技巧
✅选正规市场:尽量去大型超市或信誉好的海鲜档口,减少买到问题产品的概率。
✅看鲜活度:活鱼活虾最安全,死鱼死虾容易变质或被处理过。
✅别贪便宜:价格异常低的,很可能有猫腻。
✅学会观察:多闻、多摸、多对比,别被外表迷惑。
下次去菜场,记得避开这些“坑货”!健康饮食,从学会挑食材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