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水疮伤口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黄水疮伤口的护理措施主要有保持局部清洁、避免搔抓、外用药物、饮食调理、预防感染等。黄水疮一般是指脓疱疮,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表现为皮肤出现水疱、脓疱,破溃后形成糜烂面。
1、保持局部清洁
每日用生理盐水或稀释的碘伏溶液轻柔清洗创面,清除脓液和痂皮。清洗时动作要轻柔,避免用力擦拭导致皮肤损伤加重。清洗后可自然晾干或用无菌纱布轻轻蘸干,保持创面干燥清洁有助于促进愈合。
2、避免搔抓
黄水疮患处常伴有瘙痒感,需避免用手搔抓,以防细菌扩散或造成继发感染。可剪短指甲,婴幼儿患者可佩戴棉质手套。瘙痒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外涂缓解症状。
3、外用药物
创面清洁干燥后可外用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较大脓疱可先用无菌针头刺破排脓后再用药。渗出较多时可先用硼酸溶液湿敷,待渗出减少后再涂抹药膏。
4、饮食调理
适当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鱼肉等,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食物如胡萝卜、橙子等,有助于皮肤修复。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和海鲜等易致敏食物,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5、预防感染
患者使用的毛巾、衣物需单独清洗并煮沸消毒,避免与他人共用物品。保持居住环境通风干燥,定期更换床单被套。密切接触者应注意手卫生,接触患者前后需用肥皂洗手。
黄水疮具有传染性,护理时需做好隔离措施。除规范护理外,症状加重或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恢复期可适当进行温和的皮肤保湿护理,使用无刺激的润肤产品帮助修复皮肤屏障功能。日常注意增强体质,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