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肺纤维化病灶是什么意思
双肺纤维化病灶是指肺部组织因慢性炎症或损伤后出现异常瘢痕组织增生,属于间质性肺疾病的一种病理表现。可能由环境暴露、自身免疫疾病、感染等因素引起,典型症状包括活动后气促、干咳等。
1、环境因素
长期吸入石棉粉尘、煤尘或接触霉变谷物等有机粉尘可能导致肺纤维化。这类患者通常有明确的职业暴露史,早期表现为轻微咳嗽,随病情进展可能出现杵状指。治疗需立即脱离致病环境,重症患者需配合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吡非尼酮胶囊等抗纤维化药物。
2、结缔组织病
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硬化症等疾病常合并肺间质病变。患者除关节肿痛、皮肤硬化外,高分辨率CT可见网格状阴影。需使用甲氨蝶呤片联合醋酸泼尼松片控制原发病,必要时加用环磷酰胺注射液。
3、药物损伤
胺碘酮片、博来霉素注射液等药物可能诱发肺毒性反应。用药后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伴发热时,需立即停药并静脉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严重者需进行血浆置换治疗。
4、特发性肺纤维化
病因不明的慢性进展性疾病,CT显示胸膜下蜂窝样改变。患者静息时血氧饱和度可能正常,但六分钟步行试验后显著下降。目前推荐尼达尼布软胶囊联合长期氧疗延缓病情。
5、感染后改变
新冠肺炎等重症肺炎痊愈后,部分患者肺部遗留条索状纤维灶。这类病灶多数稳定不进展,但需定期复查肺功能。康复期可进行呼吸操训练,必要时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改善通气。
肺纤维化患者应保持室内湿度50%-60%,每日进行缩唇呼吸训练。饮食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羹、清蒸鱼等易消化食物。避免接触冷空气及油烟刺激,外出佩戴N95口罩。建议每3-6个月复查胸部CT和肺弥散功能检测,出现静息状态下血氧饱和度低于90%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