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效果如何
颈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通常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脑部供血并降低脑卒中风险。介入治疗方式主要有颈动脉支架植入术、颈动脉球囊扩张术等,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
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通过微创方式扩张狭窄血管或植入支架,创伤小且恢复快。术后患者脑缺血症状如头晕、视物模糊等可明显缓解,多数患者在1-3天内可下床活动。该治疗能显著降低颈动脉狭窄程度,使血管内径恢复60-90%,有效预防血栓脱落导致的脑栓塞。对于不适合外科手术的高危患者,介入治疗具有特殊优势,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控制在较低水平。
部分患者术后可能出现血管痉挛、支架内再狭窄等情况,需定期复查颈动脉超声。术后1个月需复查血管通畅度,6-12个月评估支架位置及血流情况。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可维持支架通畅,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需遵医嘱规范使用。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疾病对预防再狭窄至关重要。
术后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促进血管修复。避免剧烈转头动作,监测血压变化,戒烟限酒。出现新发头痛、肢体无力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定期进行颈动脉超声和脑血管评估,建立完整的术后随访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