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食症如何解决 厌食症的几个解决方法分享
厌食症可通过心理治疗、营养支持、药物治疗、家庭干预、住院治疗等方式解决。厌食症可能与遗传因素、心理因素、社会文化因素、胃肠功能紊乱、神经内分泌失调等原因有关,通常表现为体重明显下降、恐惧肥胖、拒绝进食、月经紊乱、电解质紊乱等症状。
1、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厌食症的核心干预手段,认知行为疗法可帮助患者纠正对体型和体重的错误认知,改善进食行为。家庭治疗适用于青少年患者,通过改善家庭互动模式缓解症状。心理动力治疗有助于探索潜在心理冲突,部分患者需配合团体治疗增强社会支持。
2、营养支持
营养师需制定个体化饮食计划,初期以易消化食物为主,逐步增加热量摄入至每日2000-3000千卡。严重营养不良者需采用鼻饲或肠外营养,补充维生素B1可预防韦尼克脑病。监测体重增长速度为每周0.5-1公斤,避免再喂养综合征发生。
3、药物治疗
奥氮平片可改善病理性体像认知并增加食欲,盐酸氟西汀胶囊有助于缓解伴随的抑郁焦虑症状。醋酸甲地孕酮分散片可调节月经紊乱,复合维生素片能纠正营养不良。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4、家庭干预
家庭成员需接受饮食障碍相关知识教育,避免对患者体重或进食行为的过度关注。建立规律的进餐环境,采用非批判性沟通方式。家长应协助记录进食日记,定期陪同复诊,青少年患者可参与多家庭治疗小组。
5、住院治疗
体重低于标准体重75%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需要住院,包括心电监护纠正心律失常,静脉补液治疗脱水。部分患者需强制鼻饲营养,严重病例可考虑胃造瘘。住院期间同步开展强化心理治疗,平均住院周期为4-8周。
厌食症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每日5-6餐少量多餐,优先选择高蛋白高能量食物如乳酪、牛油果。避免单独进餐,餐后适度散步帮助消化。家属需定期监测体重和生命体征,警惕暴食-清除型转变。恢复期可进行瑜伽等低强度运动,但需避免过度消耗热量。出现心悸、晕厥等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