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外阴阴道炎怎么检查
婴幼儿外阴阴道炎的检查方法主要有体格检查、分泌物检查、尿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病原体培养等。
1、体格检查
医生会观察婴幼儿外阴及阴道口是否出现红肿、充血、分泌物增多等情况,同时检查有无抓痕或皮肤破损。检查时需注意动作轻柔,避免造成患儿不适。家长需配合医生安抚患儿情绪,检查前可提前告知孩子检查过程,减少恐惧感。
2、分泌物检查
使用无菌棉签采集阴道分泌物进行显微镜检查,观察有无白细胞、脓细胞或病原体。采集时需避免污染,婴幼儿阴道较窄,操作需格外谨慎。若发现大量白细胞或线索细胞,可能提示细菌性阴道炎,发现假菌丝则可能为念珠菌感染。
3、尿常规检查
通过尿液分析判断是否合并尿路感染,尿液中白细胞酯酶阳性或亚硝酸盐阳性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感染。采集婴幼儿尿液建议使用专用集尿袋,避免样本污染。尿路感染可能继发或加重外阴阴道炎症状,需明确诊断后同步治疗。
4、血常规检查
通过血液检测判断感染程度,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提示细菌感染,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能与寄生虫感染或过敏有关。婴幼儿采血后需按压穿刺点至止血,家长可准备玩具分散孩子注意力。
5、病原体培养
对分泌物进行细菌、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明确具体致病菌种类。常见病原体包括大肠埃希菌、链球菌、白色念珠菌等。培养结果可指导精准用药,但需等待较长时间,期间可根据临床表现先行经验性治疗。
婴幼儿外阴阴道炎检查后需保持会阴清洁干燥,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选择纯棉透气内裤,勤换尿布或内裤。饮食上注意营养均衡,适当增加酸奶等含益生菌食物。发现异常分泌物或红肿加重应及时复诊,所有治疗药物均需严格遵医嘱使用,禁止自行购买药物冲洗或涂抹。日常避免让孩子抓挠患处,睡前可给孩子佩戴纯棉手套防止无意抓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