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浅表性胃炎和十二指肠溃疡有什么区别
慢性浅表性胃炎和十二指肠溃疡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发病部位、病理特征及症状表现上。慢性浅表性胃炎是胃黏膜浅层炎症,十二指肠溃疡则是十二指肠黏膜的局限性缺损。
1、发病部位
慢性浅表性胃炎病变局限于胃黏膜表层,常见于胃窦部;十二指肠溃疡多发生在十二指肠球部,深度可达黏膜肌层甚至更深。胃镜检查可直观区分两者位置差异。
2、病理特征
慢性浅表性胃炎表现为胃黏膜充血水肿,偶见糜烂但无组织缺损;十二指肠溃疡则形成明显凹陷性溃疡灶,底部可见坏死组织或肉芽增生。病理活检可明确诊断。
3、症状表现
慢性浅表性胃炎多表现为餐后上腹隐痛、嗳气;十二指肠溃疡典型症状为空腹痛或夜间痛,进食可缓解。后者更易并发出血、穿孔等急症。
4、病因差异
慢性浅表性胃炎多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胆汁反流或药物刺激相关;十二指肠溃疡主要与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及黏膜防御机制减弱有关。
5、治疗侧重
慢性浅表性胃炎以抑酸护胃为主,常用铝碳酸镁咀嚼片、瑞巴派特片等;十二指肠溃疡需强化抑酸治疗,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联合胶体果胶铋胶囊,并根除幽门螺杆菌。
两类疾病均需避免辛辣刺激饮食,戒烟限酒。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应规律进食,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需注意观察黑便等出血征兆。建议定期复查胃镜,幽门螺杆菌阳性者需规范治疗。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呕血、剧烈腹痛时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