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酒精中毒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急性酒精中毒的检查方法主要有血液酒精浓度检测、临床表现评估、生化指标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心电图监测。
1、血液检测:
血液酒精浓度检测是确诊急性酒精中毒的金标准。通过静脉采血测定血液中乙醇含量,浓度超过80毫克/分升可诊断为酒精中毒。检测结果可明确中毒程度,轻度为80-200毫克/分升,中度为200-300毫克/分升,重度超过300毫克/分升。该检查需在饮酒后4-6小时内完成,结果受个体代谢差异影响。
2、临床评估:
医生会系统评估患者意识状态、瞳孔反应、生命体征等临床表现。典型症状包括言语含糊、步态不稳、呕吐等,严重者出现昏迷或呼吸抑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可量化意识障碍程度,评分≤8分提示重度中毒。需鉴别低血糖、脑卒中等类似表现疾病。
3、生化检查:
常规生化检测包括肝功能、电解质、血糖等指标。酒精代谢会导致乳酸升高、血糖异常,长期酗酒者可能合并低镁血症。肝功能异常提示酒精性肝损伤,肌酸激酶升高需警惕横纹肌溶解。血气分析可发现代谢性酸中毒,严重者出现呼吸性碱中毒。
4、影像检查:
头部CT适用于出现意识障碍或外伤史患者,可排除脑出血、脑水肿等并发症。胸腹部CT用于评估呕吐导致的吸入性肺炎或消化道穿孔。超声检查能发现胰腺炎、脂肪肝等酒精相关器官损害,必要时进行胃镜检查明确消化道出血。
5、心电监测:
持续心电监护可及时发现酒精诱发的心律失常,如房颤、室性早搏等。酒精具有心肌抑制作用,可能导致QT间期延长或尖端扭转型室速。对于基础心脏病患者,需监测心肌酶谱排除急性冠脉综合征。
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需保持侧卧位预防误吸,清醒者可适量补充含糖电解质饮料。恢复期应进食易消化食物如米粥、面条,避免高脂饮食加重肝脏负担。建议进行至少24小时医学观察,直至血液酒精浓度降至安全水平。长期酗酒者需接受戒酒治疗和营养支持,补充维生素B1预防韦尼克脑病。出现持续昏迷、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