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常规护理措施有哪些
病毒性肝炎的常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隔离防护、饮食管理、休息调整、症状监测和心理支持。
1、隔离防护:
甲型和戊型肝炎需采取消化道隔离措施,患者餐具、洗漱用品应单独使用并定期消毒。乙型、丙型等血源性传播肝炎需避免血液和体液接触,家庭成员建议接种疫苗。护理前后需严格洗手,污染物需用含氯消毒剂处理。
2、饮食管理:
急性期选择低脂高糖流食如米汤、藕粉,缓解期过渡到高蛋白饮食如鱼肉、豆制品。肝硬化患者需控制蛋白质摄入量,避免诱发肝性脑病。禁止饮酒及食用霉变食物,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促进代谢。
3、休息调整:
急性期需绝对卧床减少肝脏负荷,黄疸消退后逐渐增加活动量。恢复期保持每日8小时睡眠,避免重体力劳动。适度进行太极拳、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以不感到疲劳为度。
4、症状监测:
每日记录体温、尿色及皮肤黄染变化,观察有无牙龈出血等凝血异常。定期检测肝功能指标,出现持续呕吐、意识模糊等肝衰竭征兆需立即就医。腹水患者需每日测量体重和腹围。
5、心理支持:
慢性肝炎患者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可通过疾病知识宣教减轻心理负担。鼓励加入病友互助小组,家属应避免歧视态度。医护人员需耐心解答治疗疑问,增强康复信心。
病毒性肝炎患者应建立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饮食遵循少量多餐原则,优先选择蒸煮烹调方式。可适量食用枸杞、红枣等药食同源食材,但需避免盲目服用保肝保健品。恢复期每3-6个月复查肝功能,乙肝携带者需定期检测病毒载量。保持适度运动增强体质,注意预防感冒等感染性疾病。出现食欲减退、乏力加重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