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发炎细菌感染是怎么引起的
扁桃体发炎细菌感染通常由化脓性链球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流感嗜血杆菌感染、肺炎链球菌感染、腺病毒感染等因素引起。扁桃体发炎细菌感染可通过抗生素治疗、对症治疗、局部治疗、免疫调节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
1、化脓性链球菌感染:
化脓性链球菌是扁桃体发炎最常见的致病菌,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感染后扁桃体表面可见脓性分泌物,伴有咽痛、发热等症状。治疗需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2、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多发生在免疫力低下人群,表现为扁桃体肿大、化脓,可能伴随颈部淋巴结肿大。治疗需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如头孢类抗生素或万古霉素。
3、流感嗜血杆菌感染: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常见于儿童,可引起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伴有高热、头痛等症状。治疗首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也可选用第二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4、肺炎链球菌感染:
肺炎链球菌感染导致的扁桃体炎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表现为咽痛、咳嗽、发热。治疗可使用青霉素类或头孢类抗生素,严重感染者需静脉给药。
5、腺病毒感染:
腺病毒感染引起的扁桃体炎多为病毒性,但可能继发细菌感染。表现为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可伴有结膜炎。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继发细菌感染时需加用抗生素。
扁桃体发炎期间应保持充足休息,多饮水促进代谢。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可用淡盐水漱口缓解咽部不适。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二手烟等刺激性气体。反复发作的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可考虑增强免疫力,适当补充维生素C。急性期症状严重或持续发热应及时就医,避免并发症发生。预防方面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与呼吸道感染者密切接触。季节交替时注意保暖,减少上呼吸道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