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病人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病毒性肝炎患者需重点关注传染防护、规范治疗、饮食调整、作息管理和定期复查五个方面。
1、传染防护:
甲型、戊型肝炎通过消化道传播,需严格分餐消毒;乙型、丙型等血源性肝炎避免共用剃须刀、牙刷等物品。家庭成员建议接种乙肝疫苗,性生活使用安全套。接触血液或体液后需用含氯消毒剂处理污染物品。
2、规范治疗:
慢性乙肝患者需长期服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抗病毒药物,丙肝患者可采用索磷布韦维帕他韦联合治疗方案。绝对禁止自行停药或调整剂量,治疗期间每月监测肝功能,每3-6个月检测病毒载量。
3、饮食调整:
每日蛋白质摄入控制在1.2-1.5g/kg体重,优先选择鱼肉、豆制品等优质蛋白。肝硬化患者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3g。严禁食用生腌海鲜、未煮熟的贝类,避免酒精及霉变食物。
4、作息管理:
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避免夜间23点后入睡。急性期需卧床休息,慢性期可进行太极拳、散步等低强度运动,运动时心率不超过(220-年龄)×60%。每周运动3-5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
5、定期复查:
携带者每6个月检查肝功能、甲胎蛋白和肝脏超声,肝硬化患者需3个月复查1次。出现乏力加重、皮肤黄染、腹胀等症状时立即就诊。40岁以上患者建议每年做胃镜检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情况。
病毒性肝炎患者日常可适量食用枸杞、红枣等具有保肝作用的食材,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保持乐观心态,参与正念冥想等减压活动,避免情绪剧烈波动。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预防呼吸道感染。建立规范的服药提醒系统,使用分药盒或手机闹钟确保按时用药。外出就餐选择卫生达标的餐馆,避免进食高风险食品。与主治医生保持固定随访联系,留存完整的检查报告便于病情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