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和痛风性关节炎有什么区别
痛风与痛风性关节炎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定义范畴、病理特征及临床表现三个方面。痛风是尿酸代谢异常引发的代谢性疾病,痛风性关节炎是其关节炎症表现;前者强调全身代谢紊乱,后者聚焦局部关节损害。
1、定义差异:
痛风属于代谢性疾病范畴,核心是嘌呤代谢紊乱导致高尿酸血症。痛风性关节炎是痛风病程中出现的关节炎症反应,属于痛风的一种并发症。两者关系类似于糖尿病与糖尿病足,前者为原发病,后者为继发损害。
2、病理特征:
痛风的病理基础是尿酸钠结晶沉积在关节、软组织及肾脏等部位。痛风性关节炎特指尿酸盐结晶沉积于关节滑膜引发的急性炎症反应,病理可见滑膜充血、中性粒细胞浸润及关节液内针状尿酸结晶。
3、临床表现:
痛风患者可能出现无症状高尿酸血症、肾结石或痛风石。痛风性关节炎典型表现为突发单关节红肿热痛,常见于第一跖趾关节,疼痛常在24小时内达峰,可伴发热等全身症状。
4、诊断标准:
痛风诊断需结合血尿酸水平、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痛风性关节炎确诊需关节液穿刺检出尿酸钠结晶或双能CT证实尿酸盐沉积,单纯血尿酸升高不能作为诊断依据。
5、治疗侧重:
痛风治疗需长期降尿酸药物如别嘌醇、非布司他联合生活方式干预。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以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炎症为主,两者治疗周期和目标存在显著差异。
日常需严格控制高嘌呤食物摄入,动物内脏、浓肉汤及海鲜需限制。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促进尿酸排泄,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关节损伤。肥胖者需逐步减重,戒酒尤其是啤酒。关节急性发作期应制动并局部冷敷,建议穿戴宽松鞋袜减少关节压力。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者需同步控制基础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