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过敏性紫癜饮食注意事项有哪些
小儿过敏性紫癜饮食需避免过敏原、选择易消化食物、补充维生素C、限制高盐高脂摄入、保证水分充足。过敏性紫癜患儿饮食管理对缓解症状和预防复发至关重要。
1、避免过敏原:
常见致敏食物包括鸡蛋、牛奶、海鲜、坚果等,需通过食物日记排查个体过敏原。急性期建议进行过敏原检测,明确后严格规避。部分患儿可能对食品添加剂敏感,应选择天然无添加食材。
2、易消化食物:
优先选用米粥、软面条、蒸蛋等低纤维食物,减轻肠道负担。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避免油炸烧烤。消化道出血期间需采用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等。
3、补充维生素C:
维生素C可增强血管弹性,推荐食用猕猴桃、橙子等水果,或清炒西兰花等蔬菜。每日摄入量控制在100-200毫克,过量可能加重肾脏负担。对柑橘类过敏者可选择白菜、土豆等替代。
4、限制高盐高脂:
每日食盐量不超过3克,避免腌制食品。减少肥肉、动物内脏等高嘌呤食物,预防肾损伤。合并肾型紫癜时需采用优质低蛋白饮食,控制豆制品摄入。
5、保证水分充足:
每日饮水量按体重计算(30-50ml/kg),分次少量饮用。可适量饮用淡蜂蜜水或苹果汁,避免含糖饮料。出现水肿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饮水量。
患儿饮食应定时定量,建立规律进食习惯。急性期可少食多餐(每日5-6次),恢复期逐步过渡到正常三餐。建议记录饮食与症状变化,定期复查尿常规。适当配合温和运动如散步,避免剧烈活动。家长需注意观察患儿皮肤瘀斑变化,如出现腹痛加剧或血尿应及时就医。长期管理需在营养师指导下制定个体化食谱,平衡营养摄入与疾病控制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