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钙化什么意思,严重吗
肺部钙化通常指钙盐沉积在肺组织形成的影像学表现,多数为陈旧性病变或良性过程,严重程度需结合钙化形态与基础疾病判断。肺部钙化的形成原因主要有感染后修复、职业粉尘接触、血管钙化、结核愈合痕迹、肿瘤性钙化。
1、感染后修复:
细菌性或病毒性肺炎痊愈后,局部炎症区域可能形成钙盐沉积。这类钙化多呈斑点状,无需特殊治疗,定期复查胸部CT即可。若伴随持续咳嗽或低热,需排查活动性感染。
2、职业粉尘接触:
长期接触硅尘、石棉等职业暴露者,肺部可能形成弥漫性钙化结节。此类患者需脱离污染环境,进行肺功能监测,合并纤维化时需使用抗纤维化药物干预。
3、血管钙化:
高血压或动脉硬化患者常见肺动脉分支钙化,表现为血管走行区条索状高密度影。需控制原发病,定期评估心血管风险,伴随胸闷气促时需完善心肺功能检查。
4、结核愈合痕迹:
肺结核治愈后特征性表现为肺尖部孤立钙化灶,可能伴随胸膜增厚。此类钙化属良性改变,但既往结核患者需警惕复发可能,出现盗汗消瘦症状时应及时就诊。
5、肿瘤性钙化:
约5%肺恶性肿瘤可见偏心性钙化,多见于转移性骨肉瘤或类癌。需结合增强CT与病理活检明确性质,确诊后根据肿瘤类型采取手术或靶向治疗。
发现肺部钙化灶后建议每年进行低剂量CT随访,观察钙化灶形态变化。日常需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雾霾天气减少户外活动,适当进行腹式呼吸训练增强肺功能。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但避免过量摄入钙剂。合并慢阻肺或间质性肺病患者可进行专业呼吸康复训练,运动强度以不引发气促为度。出现新发胸痛、咯血或进行性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