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胁儿童健康?这种病毒来势汹汹却不是感冒

来源:北京日报

每年临近入冬,身边就有很多孩子感冒、咳嗽、发烧……这些的确是秋冬季的常见病,但我们仍要提醒家长:别掉以轻心!因为在这个时期,还有一种令儿科医生严阵以待的病毒在虎视眈眈,它就是“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它的早期症状和感冒很像,容易被家长忽视,却可能导致儿童出现重症肺炎,6月龄以下婴儿病死率高,且至今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物和疫苗。

威胁儿童健康?这种病毒来势汹汹却不是感冒

易致5岁以下儿童患肺炎

在各大医院的儿科门诊,一到冬季,犯了呼吸道疾病的小病号就扎堆儿。有些孩子年龄不大,小脸憋得通红,口唇周围发青,离近了还能听到嗓子里发出“丝丝”的声音。医生一看这些症状就会高度警惕,这很可能不是感冒,而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导致的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内流行,引起5岁以下儿童患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主要是指毛细支气管炎、肺炎)的首要病毒,也是婴幼儿因肺炎住院的首要因素,严重威胁儿童的健康成长。据报道,现在全球每年约有3千万5岁以下儿童因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导致肺炎,约10%的患儿需要住院治疗,病死率可占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死亡病例的13%-22%。其中,6月龄以下婴儿最为危险,其患病后的住院率及病死率均为最高。

呼吸道合胞病毒在我国北方亦存在明显的流行季,主要集中于11月至次年2月,在我国南方则好发于冬春季。据统计,中国儿童的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发病率居全球第四位。

威胁儿童健康?这种病毒来势汹汹却不是感冒

早期症状与感冒相似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最易累及呼吸系统,主要有三大致病机制:气道阻塞、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及气道高反应性。首先,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可引起气道纤毛和气道上皮细胞脱落,脱落物在气道中积聚,同时黏液的过度分泌及气道的水肿会加剧气道阻塞,故而孩子出现痰多、痰堵、呼吸困难等症状。其次,感染后气道神经末梢释放大量活性物质,导致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收缩,患儿出现喘憋,可听到喉部或肺部有“丝丝”的喘鸣音。第三,婴幼儿呼吸道感染后易发生气道高反应性,这与孩子长大后的反复喘息和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密切相关。

患儿感染后,早期多为感冒样症状,如发热、鼻塞、流涕、咳嗽和声音嘶哑等。部分患儿可以进展为毛细支气管炎或肺炎,此类患儿年龄多小于2岁。患病2-4天后出现咳嗽加剧、喘息,进一步加重的话可出现呼吸急促、点头样呼吸、喂养困难、精神萎靡等。

注意,具有以下高危因素的患儿感染后易发展为重症:早产、低出生体重、年龄<12周、存在慢性肺部疾病、先天性气道畸形、咽喉功能不协调、左向右分流型的先天性心脏病、唐氏综合征、免疫缺陷和神经肌肉疾病等。这类孩子在病毒流行季要特别给予保护。

从预后的情况来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导致的咳喘多在发病3日至5日内最为严重,此后大多迅速恢复,不遗留后遗症。但婴儿期感染的患儿今后出现哮喘的概率高于未感染过的婴儿。而早产儿、慢性肺疾病、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或有唐氏综合征、免疫功能缺陷等基础疾病的患儿,感染并痊愈后,出现呼吸系统后遗症的比例较高。

威胁儿童健康?这种病毒来势汹汹却不是感冒

仍无疫苗预防还靠勤洗手

虽然我们知道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引起婴幼儿严重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目前的实验室检测手段也比较成熟,医生不难做出正确诊断。但遗憾的是,目前,全世界都没有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及特效的抗病毒药物。况且,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不能产生永久性免疫,也就是说,现有治疗方式均不能保护儿童免于再次感染。

因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无特效治疗方法,所以日常的预防和患病后的养护尤为重要。

直接接触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最常见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鼻咽黏膜或眼黏膜接触含病毒的分泌物或污染物而感染,飞沫和气溶胶也可引起传播。我们建议,家庭预防从这些方面入手:提倡母乳喂养至少6个月;避免暴露于烟草和其他烟雾;在病毒流行季,限制高风险婴儿去儿童保育机构;在任何场所均应洗手;避免暴露在有飞沫传播的环境中。这种病毒可以在手和污物上存活数小时,在流行季节还需要通过勤洗手和减少接触来预防传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