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和邻居发生口角,朔州市46岁的孙女士突然患上无法出声的“怪病”,就连咳嗽也只能用口型表达,并伴阵阵干呕(无声)。半年来,她辗转多家医院,都诊断耳鼻喉等器官没有异常。无奈之下,孙女士来到山医大一院耳鼻喉科就诊,结果发现自己竟是患上了“癔症性失音”。
去年8月,孙女士因家庭琐事和邻居发生口角。争吵过后,气愤难平的孙女士闷闷回家,家人上前劝解,可她嘴巴动了半天,就是发不出声来,就连咳嗽也是无声的干咳。突然丧失说话能力,孙女士和家人都是满肚子疑惑。“会不会是脑中风?”一些亲戚朋友猜疑。可孙女士虽然说不出话,但意识很清醒,也能用手势、口型来表达意思,而且能跑能跳,其他行为都不受影响。眼看着几天过去了,孙女士“失声”的情况一直没有好转,丈夫焦虑万分,带着她跑了几家医院,可做了一系列检查,医生都说孙女士的相关器官没有问题。语言与耳鼻喉等器官都有关系,家人又带她到耳鼻喉科就诊,可检查结果依旧正常,喉咙、声带等都没有异常。这究竟是什么“怪病”?
一个月前,抱着最后的希望,孙女士来到山医大一院耳鼻喉科求治。细心的王斌全教授检查后发现,孙女士的各个器官确实没有病变,但从其症状和表情推断,可能是患了“癔症性失音”。经询问发病前后的情况,尤其是得知孙女士患病前曾与邻居争吵过,医生更加确认了自己的判断。“身体器官都是完好无损,唯一的可能是心理出了问题!”医生随即为她制定了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案,通过一段时间的心理疏导、说服教育、心理暗示、发声诱导以及注射药物,孙女士终于能开口说话了。
小常识:什么是癔症?
王斌全教授介绍,癔症又称为“分离转换性障碍”,大多由心理因素导致,在精神因素的影响下或不良暗示的作用下突然发病,出现具有鲜明情感色彩的精神障碍或躯体功能障碍。比如,受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负面影响,抑或是亲人去世、生病等突如其来的打击,都有可能患病。除了“失音”表现外,癔症还有情感爆发、假性痴呆、瘫痪、运动障碍、听觉障碍、视觉障碍等多种表现。由于癔症是功能性症状,除药物治疗外,心理治疗是主要方法,应根据患者的个性,通过聊天、疏导、行为治疗等方式,进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