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吞钉制造轰动唤亲情 专家称其缺乏安全感


媒体曾连续报道《男子吞钉后跑医院求救》、《扬子晚报联手央视揭秘“吞钉男”》。“吞钉男”为何要自残吞钉,以制造轰动新闻?

他吞钉,知道难受,这说明他并非坚信自己是“金刚不坏之身”;他也不坚持自己编造的故事的真实性,这说明他并非是“妄想”。如此,可以排除他患有严重的精神性疾病;他应该是个有严重心理障碍的人。

心理学认为:成年人的心理障碍,多是小时候没有建立起安全型的“依附关系”所致。那些因种种原因,没有给18个月之内的亲子以足够关爱的人,要当心!

采访专家:南京市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主任张纯

本版采写:李兰陵

1闹腾是为了引起亲人关注

6月份,查澄华曾因吞钉,出现在苏浙一带三个地方的医院;7月4日,他出现在南通,自称因拒绝加入传销而被强迫吞下铁钉;7月9日,他来到常州,自称被养父母强迫吞下铁钉······

他为何要如此自残呢?为了引起亲人关注!

他多次吞钉,将动静闹大,当地民警确实将他那多年没见的父亲,给带到了他因吞钉而住进的江阴市中医院。

前几天他出院了,说是要到他“杭州的姑姑家”。其实他并没有“姑姑”,如此编造,在潜意识里,就是想回家。

想想我们小时候,是否都有如此“闹腾”的故事?

一位朋友说,他小时老装病,先喝口开水,然后说头疼,妈妈一量体温,吓了一跳,立刻抱他上医院,他依在妈妈的怀里感到很温暖。而平时,妈妈要上班,很少抱他。

还有位朋友说,他上小学时成绩不好,老师很少关注到他。有一次上课,有位同学用小纸头打他,他立刻用小纸头回敬过去,老师很生气,把他俩拎到办公室好好地批评了一顿。他说,他当时根本没听到老师在说什么,只是觉得被老师这么近地注视着,心里感到很快乐。以后他上课就总爱闹出点事,以获得老师的批评(关注)。

2人人需要安全的依附关系

人,特别是孩子,为何如此地想获得亲人的关注?即使是“批评”,也会快乐?原因是,人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安全依附”的心理需求。

何为安全依附?即坚信在困难时能获得亲人帮助的依附关系。

此“关系”,建立于婴儿期。

如果一位婴儿在饥饿、尿床或恐惧时,都会获得体贴的满足,他的早期经验是:“在困难时总会获得帮助”。这样,孩子和照看者建立起来的依附关系,就是“安全型”的。

那位“闹劫持”的小女孩的依附关系是安全型的,她的闹腾,只是在妈妈对年幼弟弟的更多关注中,感到内心失落罢了,她相信自己真的被劫持,妈妈会真的“找她到虚脱”。

我们人生要的,就是在困难时能获得帮助的“安全依附”关系,即使是成人,也是如此。

我们是不是都有这样的心理感觉:陷入焦虑时,心理会退化,会需要一个“爸爸”、一个“妈妈”在旁边帮助自己?28岁的“吞钉男”和27岁的“割腕女”自然也是如此。

3安全感缺失产生焦虑情绪

为什么非安全型的依附关系,容易让人产生心理障碍?

首先,内心的不安全感,会让孩子产生焦虑情绪。

心理专家曾在没有获得母亲很好照看的孩子身上装上测验他心跳的仪器,发现,孩子在母亲离开时,表面好像不在意,但是他的心跳加快了,手上出了很多汗,这说明他的内心是很焦虑的。

再则,心理学发现,小时候的依附关系,会影响到成人后的行为。

若小孩早期的经验是“需求被拒绝”;成年后,他就不相信“有困难会获得帮助”,因此他们的内心是很封闭的。心理有压力,但封闭自己,不会宣泄,闷在心中的压力大到一定程度,就会让人发生心理障碍。

如“割腕女”,人家都觉得她的事业发展得很好,想不通她为何总是一次次地割腕,其实心理专家发现她很孤独,不管是工作上还是情感上的挫折,她都会闷在心里。

原因是他们没有安全感,他们怕被抛弃,所以他就会“不断地去抓”,要你给他亲密感!

心理学专家还观察到,早期的亲子依恋缺失,成人后会以非健康的方式“加倍地讨回”!如“吞钉男”,如“割腕女”。

4唯有亲情能减缓焦虑情绪

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吞钉男”、“割腕女”?

绝不可与之讲理,如说,“你应该珍惜生命啊”等,这些道理他们都懂,只是因为没有安全感,内心焦虑,不由自主地要那么做而已。

能挽救他们的,唯有“亲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