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脑炎引起的抽搐怎么办

病毒性脑炎引起的抽搐可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物理降温、使用抗惊厥药物、静脉输液治疗、镇静药物等方式治疗。病毒性脑炎通常由肠道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腮腺炎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流感病毒等原因引起。

病毒性脑炎引起的抽搐怎么办

1、保持呼吸道通畅

抽搐发作时需立即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清除口腔分泌物,防止误吸导致窒息。可使用压舌板包裹纱布垫于上下臼齿间,避免舌咬伤。家长需观察抽搐持续时间及发作形式,记录后供医生参考。若出现呼吸暂停或发绀,应立即就医。

2、物理降温

高热可能加重抽搐,可用温水擦浴或冰袋冷敷额头、腋窝等部位。避免使用酒精擦浴,防止皮肤吸收中毒。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栓剂。家长需每2小时监测体温,维持室温在25摄氏度左右。

3、使用抗惊厥药物

地西泮注射液可快速控制持续抽搐,咪达唑仑鼻喷雾剂适用于院前急救,苯巴比妥钠注射液用于预防复发。这些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使用,禁止自行调整剂量。用药后需监测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警惕过度镇静等不良反应。

病毒性脑炎引起的抽搐怎么办

4、静脉输液治疗

甘露醇注射液可降低颅内压,更昔洛韦氯化钠注射液针对疱疹病毒感染,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有助于中和病毒。治疗期间需记录24小时出入量,观察有无电解质紊乱表现。家长应注意保持输液管路通畅,避免拉扯脱落。

5、镇静药物

对于频繁抽搐的患者,医生可能使用丙泊酚乳状注射液维持镇静,或给予左乙拉西坦片口服预防发作。镇静期间需进行脑电监测,评估意识状态变化。家长需配合医护人员定期翻身拍背,预防压疮和肺部感染。

病毒性脑炎引起的抽搐怎么办

病毒性脑炎患者抽搐发作后应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避光。恢复期可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每日补充足够水分,维持尿量在正常范围。康复阶段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肢体功能训练,促进神经系统恢复。定期复查脑电图和头颅影像学检查,监测病情变化。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