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委市政府日前公布《“健康北京2030”规划纲要》。根据规划,到2030年,北京的人均期望寿命将超83.4岁,每万名常住人口全科医生数达到5人,基层诊疗人次占全市总诊疗人次比例不低于65%。
9月18日上午,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获悉,规划纲要中明确,到2030年,北京将基本建立与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相适应的现代化卫生与健康治理体系。人均期望寿命、婴幼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等主要健康指标继续保持国际先进水平,健康中国首善之区基本建成。
市民体质达标率将超97%
北京将开展达标测验和体质测定,到2030年,市民体质达标率超过97%,市民体质明显改善。此外,制定中小学生体育课监测与评价地方标准。实行工间健身制度,鼓励和支持新建工作场所建设适当的健身活动场地。到2030年,青少年学生每周参与体育活动达到中等强度3次以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优秀率25%以上。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控制在58%以内,肥胖检出率控制在19%以内。
基层诊疗人次至少占65%
根据规划,北京将全面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完善医保、价格、财政和人事薪酬等政策,引导三级公立医院逐步减少普通门诊,重点发展危急重症、疑难病症诊疗;到2030年,基层诊疗人次占全市总诊疗人次比例不低于65%,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达到60%,每万名常住人口全科医生数达到5人。
在重大疾病防空方面,到2030年,慢性病危险因素水平得到有效控制,社区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规范化诊疗管理率达到85%,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低于9.9%。
2020年全年好天占比达56%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发现,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规划提出,全面推进交通运输、能源生产和消费、工业和工艺过程、城市建设和管理、农业及生活服务业等领域综合治理,实现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细颗粒物(PM2.5)、挥发性有机物、氨(NH3)等5项大气污染物协同减排。到2020年,大气中PM2.5年均浓度下降到56微克/立方米左右,本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56%。到2030年,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打造一刻钟医疗服务圈
到2030年,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5.8人。规划提出,北京将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打造一刻钟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圈。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院前急救体系,与110、119、122等城市公共服务平台建立联动机制。建立京津冀三地相互融合、协同发展的医疗服务工作机制,带动医疗服务区域发展和整体水平提升。
京津冀将建绿色转诊通道
根据规划,今后,京津冀三地将积极推进医疗服务与保障体系衔接。健全京津冀三地转诊制度,统一就诊预约渠道,建立绿色转诊通道。推进执业医师多点执业和医疗人才流动,实现医师、护士电子化注册和资质互认。建立健全区域内检查结果互认制度,建立区域互联互通的医疗卫生信息平台,探索建立区域医学影像和检查检验中心。完善医疗保险转移接续信息系统,优化办理流程,促进医疗服务资源共享。
到2030年具体实现以下目标:
——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提升。居民身体素质进一步增强,人均期望寿命超过83.4岁,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分别达到3.0‰以内、4.0‰以内和8/10万以内,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差距逐步缩小。
——健康生活方式得到全面普及。健康知识广泛传播,健康行动深入开展,自主自律的健康行为得到塑造,体医结合的健康服务模式基本形成。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45%。
——健康服务更加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完善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建立,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模式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本市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5.8人。
——健康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全民医保体系进一步健全,医保管理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药品供应保障更加顺畅。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例低于18%。
——健康环境更加优美宜居。森林绿地面积进一步扩大,国家卫生城镇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更加优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持续提高。
——健康产业具有国际竞争力。社会办医格局逐步形成,商业健康保险规范发展,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创新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健康企业,健康产业与相关产业实现融合发展。本市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1.6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