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28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破除以药补医的公立医院改革在北京和深圳推行两个多月来,在“人民群众得实惠、医务人员受鼓舞”两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问:“取消药品加成”的公立医院改革在深圳、北京推行两个多月来,给老百姓带来了哪些实惠?是否有效缓解了“看病贵、看病难”?
答:北京和深圳破除以药补医的改革推行两个月来,初步缓解了“看病贵、看病难”。
一是患者就医负担逐步减轻。北京友谊医院医保门诊病人次均医疗费用较上半年下降了69.8元,降幅为15.5%,次均自付费用下降了70.2元,降幅为39.96%;医保出院病人例均医疗费用较上半年下降了2467元,降幅为13.2%,个人自付费用下降了396元,降幅为9.4%。深圳市门诊次均费用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3%,与今年6月相比下降了2.1%;每门诊人次个人账户支付减少了12元。
二是诊疗行为得到规范。北京友谊医院和深圳市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比改革前下降了12.9%和4.1%。深圳市公立医院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下降到13.7%,低于20%的国家标准。
问:医务人员是医改的主力军。如何调动他们参与改革的积极性?
答:“人民群众得实惠、医务人员受鼓舞”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目标。在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方面,北京友谊医院将医事服务费收入的60%分配给医务人员,深圳市明确医院提高的诊查费等收入纳入医务人员的绩效工资予以分配,医务人员收入水平普遍提升。
在改革中,有利于医院健康发展的长效补偿机制不断完善。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增设医事服务费,初步理顺了对医务人员的激励,促进医务人员通过提高技术水平、提供优质服务获得回报;同时,配合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动医院控制成本、提高效率,减轻了患者负担。
问: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的关键之一,是要提高医务人员收入待遇。在这方面,今后将建立怎样的保障机制?
答:我国医务人员收入待遇与多数国家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提高医务人员收入待遇,主要是通过不断提升医疗机构人员经费占业务经费的比重予以实现。
提高医疗机构人员收入待遇经费占医院总支出的比例是当前医院内部管理的一项举措,但也需要双管齐下、内外兼修:一方面,要落实政府保障公立医院基本建设、设备购置等方面的财政投入政策,使公立医院转变支出结构,将支出着重用于改善医务人员收入待遇水平;另一方面,要提升医院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提升效率,节约成本。
问:近一个时期,发生了多起针对医务人员的暴力事件;也有调查显示,多数医生不希望子女从医。在为医务人员营造良好的执业环境、创造执业发展平台方面,卫生部有何考虑?
答:让一流的人才成为医生,鼓励“子承父业”,是医疗服务行业不断提高水平和质量的重要保证。我们要建立健全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和医疗责任保险制度,严厉打击医闹,和谐医患关系。加强正面宣传引导,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医学科学、尊重医务人员的社会氛围。
要不断完善全科医生制度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广泛开展医务人员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工作,加强三级医院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明显提高医务人员医疗服务水平和能力。最终通过医改使优秀人才向往从医,调动医务人员参与改革的积极性。
问:在公立医院的改革实践中,您有哪些经验和体会?
答:首先,公立医院改革必须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本着“坚持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原则,着眼于体制创新和机制转换,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要在实践中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不断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公立医院改革基本路子。
第二,公立医院改革必须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尊重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规律,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对待地方的改革实践。我们要本着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以科学态度持之以恒地推进改革。三年的改革探索充分证明,中央确定的医改原则和方向是正确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关键是要选择切实可行的实现形式。要鼓励地方的实践探索,坚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公立医院改革的各个环节,不断在制度建设和创新方面迈出新步伐,不断将改革推向前进。
第三,公立医院改革必须充分发挥医务人员的改革主力军作用。只有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让医务人员自觉投身改革、主动服务人民,公立医院改革才能收到实效,才能为改革的深化和长效机制的建立奠定基础。
第四,公立医院改革必须从人民群众中挖掘和汲取深化改革的动力。医改是重要的民生工程,需要人民群众的支持与配合。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推进的过程中,各地通过公开征求意见,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调研等形式,集思广益,共同推进改革,也为改革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吕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