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生活中都有过早晨醒来后身体发僵的经历,往往活动一会儿就能缓解,因此大多不会放在心上。但如果这种“晨僵”现象频繁出现,且缓解所需时间较长,甚至伴随其他不适,就需要警惕了——它可能不是普通的身体疲劳,而是强直性脊柱炎发出的健康信号。
首先要明确,强直性脊柱炎引发的晨僵,和普通的晨起僵硬有着明显区别。普通晨僵多是由于睡眠时身体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肌肉、关节暂时处于放松状态,醒来后短暂活动即可恢复,通常不会持续太久,也不会伴随明显疼痛或活动受限。而强直性脊柱炎导致的晨僵,本质是关节和脊柱周围的炎症反应所致。经过一夜的静止,炎症因子在关节腔和脊柱周围组织中积聚,使得关节、脊柱的活动受到限制,患者会明显感觉腰背、颈部或髋部僵硬,难以顺利起身、弯腰或转动身体。这种僵硬感不会随着简单活动快速消失,往往需要持续活动一段时间,甚至要到上午或午后才能逐渐缓解,且在缓解过程中,可能还会伴随隐隐的酸痛或胀痛。
更需要注意的是,强直性脊柱炎的晨僵往往不会单独出现,还可能伴随其他症状。比如,患者可能会在夜间出现腰背疼痛,尤其在凌晨时分疼痛加剧,甚至会从睡梦中疼醒;随着病情发展,疼痛和僵硬可能会从腰部逐渐向上蔓延,累及胸椎、颈椎,导致整个脊柱的活动范围逐渐缩小;部分患者还会出现髋关节、膝关节疼痛,或者出现身体乏力、食欲下降等全身症状。如果这些症状同时存在,晨僵作为早期信号的警示意义就更为明显,切不可忽视。
那么,当频繁出现疑似强直性脊柱炎的晨僵症状时,应该如何应对呢?首先要改变“忍一忍就过去”的心态,及时到正规医院的风湿免疫科或骨科就诊。医生会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以及针对性的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来判断晨僵的原因,排除或确诊强直性脊柱炎。在等待就医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缓解晨僵带来的不适,比如睡眠时选择硬度适中的床垫,避免过软或过硬的床品影响脊柱姿势;早晨醒来后不要急于起身,可以先在床上缓慢活动四肢、转动腰部和颈部,给身体一个适应和“唤醒”的过程;日常注意保持良好的站姿和坐姿,避免长时间弯腰、久坐或久站,减少脊柱和关节的负担。
此外,还需要纠正一个常见误区:很多人认为晨僵只是小问题,或者觉得强直性脊柱炎是“老年病”“男性专属病”,从而放松警惕。实际上,强直性脊柱炎可发生于不同年龄段人群,女性也可能患病,且早期症状往往不典型,晨僵是其较为突出的早期表现之一。如果能及时发现晨僵背后的隐患,尽早确诊并开展规范治疗,就能有效控制炎症发展,延缓脊柱和关节的损伤,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影响生活质量。
总之,晨僵看似常见,却可能隐藏着不容忽视的健康风险。当身体频繁发出“僵硬”信号时,一定要多一份警惕,及时排查原因。只有重视早期信号,才能为身体健康筑起防线,避免疾病对身体造成更大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