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如何进行康复训练
小儿脑瘫康复训练的四种常用方法!种:针对站立时足跟不能着地的宝宝。我们可以在宝宝平躺时,用手握住足跟,以手掌压向足心,使足背向小腿方向背屈,足背与小腿之间角度尽量小于90°。与此同时,还可以穿戴足踝矫形器,以利于矫正尖足、稳定踝关节,更好地进行站立、行走训练。第二种:针对还不会翻身的宝宝。在他平躺时,帮他弯曲一条腿,并辅助弯曲的腿带动身体旋转,或握住一侧上肢使其伸展,内收,带动躯干翻身。第三种,针对不会独坐的宝宝。首先平时要采取正确的抱姿,让宝宝双腿张开,骑跨在我们的腰间。为了加强宝宝头部的控制,可让宝宝趴着,双手支撑抬头、抬胸,也可以平躺,我们拉着宝宝的上肢,缓慢从平躺拉到坐位。当宝宝坐在床上时,我们可以引诱他向前方、侧方伸手取物,训练出各方向的保护性反应,以增强坐位的稳定性。第四种,在运动训练的同时,也要加强语言训练。以颜色鲜艳的玩具吸引小儿的注意力,鼓励宝宝模仿我们的发声、发音。以上四种就是常用的小儿脑瘫康复的训练方法了,具体方法也是因人而异,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调整!
小儿脑瘫什么时候能发现
研究发现,婴儿早期脑组织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时期,脑的可塑性强,代偿能力强。如果早期给予适当的刺激,将对大脑的发育有很大帮助。那么小儿脑瘫在什么时候能发现呢?
小儿脑瘫什么时候能发现
1、怀孕期不能确定孩子是否脑瘫。胎儿B超、羊水穿刺,和一些遗传代谢病筛查,可以帮助胎儿脑发育是否受影响。但脑发育障碍并非全部表现为脑瘫。
2、生后1个月内孩子的眼神、哭声、头颅五官外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脑功能状况。但由于孩子的运动功能尚未充分表现出来,很难判断是否存在运动障碍。出生后1~3个月,随着孩子运动的发育,有经验的医生可以从孩子姿势、肌张力等方面观察到孩子是否存在运动障碍,这时结合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和详细的运动评估可以判断小孩是否为脑瘫。
3、如果怀孕早期发现胎儿异常,应尽早终止妊娠。为防止先天异常的婴儿出生,现代医学技术可以在妊娠早期(7-9周)进行产前诊断。如早期发现胎儿明显异常,可以尽早做人工流产。
引起小儿脑瘫的原因无非有下面几点:
一、缺氧窒息,胎儿在母亲子宫内缺氧窒息、分娩时新生儿缺氧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二、胎儿发育不良,胎儿宫内感染,宫内生长缓慢,先天畸形,而新生儿体重少于2500克,脑瘫可能性也大大增加;
三、脑部受伤,包括分娩过程中婴儿脑部受伤,新生儿颅脑受伤或脑部感染、脑血管意外;
四、起因于某些遗传病和新生儿核黄疸;五就是孕妇自身原因,包括孕妇腹部外伤、先兆流产、产前出血、妊娠毒血症以及胎盘原因,还有孕妇的某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肝炎、糖尿病、吸毒、药物过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