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的异常姿势
由脑损伤造成的大脑发育障碍,必然会导致姿势发育的异常。所以小儿脑瘫主要的临床症状就是姿势异常,也是诊断的主要依据。常见的姿势异常有:
一、肌张力低下姿势:
1、蛙位姿势:俯卧位四肢屈曲紧贴床面,似青蛙状。
2、W字姿势:仰卧位四肢屈曲紧贴床面,形似W字。
3、折刀状姿势:坐位时头、颈、躯干,极度前屈,似折刀状。
4、倒U字形姿势:用手水平托起患儿,可见躯干上凸,头及四肢自然下垂,似倒U字形。
5、躯干上凸姿势;水平托起患儿,可见躯干无力上凸,四肢紧张硬直。
6、翼状肩姿势:俯卧位手支撑时,可见两肩甲骨突出,形似翼状。
7、头后垂姿势:仰卧位拉起时,可见头后垂,不能竖直。
8、缩头抬肩症:两手支撑腋下将小儿垂直提起时,可见两肩抬高,头后缩。
二、肌张力亢进姿势:
1、头背屈姿势:无论何种体位,都可见到头、颈过度伸展、背屈。
2、角弓反张姿势:头、颈、躯干均出现过度伸展、背屈,形似弓状。
3、上肢硬直伸展、手握拳。
4、上肢内收、内旋,向后伸展。
5、下肢内收、内旋,交叉伸展。
6、六个月以后尖足站立。
7、两下肢内收、股角(两下肢间的角度)小于90度。
8、坐时常采取跪坐或双下肢硬直、躯干后倾坐。
9、茶壶状姿势:坐位时一侧上肢固定伸展,另一侧上肢固定屈曲,形似茶壶。
三、原始反射残存及非对称姿势:
1、TLR姿势:俯卧位时,髋、膝关节屈曲于腹下、头贴床、面向一侧,呈臀高头低位。
2、ATNR姿势:仰卧位头转向一侧,颜面侧上下肢伸展,后头侧上下肢屈曲。
3、手、足徐动姿势:紧张时手、足、口及躯干等出现奇形怪状姿势,安静时可减轻或消失。
四、步抬姿势异常:
1、剪刀步:行走时两下肢尖足交叉,两膝屈曲、内收。
2、偏瘫步态:偏瘫侧上肢内收、内旋、屈肘、屈腕、屈指、拇指内收,下肢外旋、伸展,足尖着地,提髋、划圈步态。
3、手足徐动姿势:紧张时手、足、口及躯干等出现奇形怪状姿势,安静时可减轻或消失。
中医适用于哪类小儿脑瘫
小儿脑瘫从临床上可以分为痉挛型四肢瘫,痉挛型偏瘫、痉挛型双瘫,不随运动型脑瘫,共济失调型脑瘫,和混合性脑瘫六种类型。那么中医治疗小儿脑瘫,它是根据小儿脑瘫患者症状的不同,望、闻、问、切,收集到的信息不同,那么辨症不同,根据辨症的不同,我们采用扶正祛邪、调整脏腑功能,恢复人体阴阳这样的一些治疗原则,采用中药内服外洗,推拿按摩、针灸,还有一些其他的,比如穴位注射等等,这些方法为主,来调整脏腑功能,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疏通经络,荣养筋脉缓解痉挛,从而恢复运动功能,所以从意义上来说,不论是哪一类型的脑瘫,中医治疗都是适合的,都可以取得一定的治果,在临床上我们现在都是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的,这样更有助于患者的康复,所以不要局限于是中医的方法,还是西医的方法,只要是对患者好的方法都可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