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的具体症状是什么
小儿脑瘫是较为常见的小儿疾病之一,不仅给患儿带来极大的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据资料显示,在我国脑瘫患儿占到新生儿总数的1.5‰~5‰,人数约有600万,并且仍然在以每年4.6万人的速度递增,说明形势已经非常严峻了。但是很多家长对小儿脑瘫的症状并不是很了解,以至于耽误小儿脑瘫的较佳治疗时期,这样对患儿的康复治疗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家长们应该正确的认识小儿脑瘫的症状,及时诊断及时治疗。小儿脑瘫的具体症状:1、经常出现异常的肌张力和异常的姿势,如双手屈指内收,双拳紧握,前臂内旋,头颈后仰等。2、穿衣时肢体僵硬,上肢难入袖口,换尿布时难以分开大腿,四肢僵硬。3、哺喂困难,如吸吮无力,哭声弱或多哭,易受惊吓。4、抱举时足尖朝下,呈足尖站立姿势,像双足跳芭蕾舞样,有的甚至出现交叉,呈剪刀样。5、过分安静,主动运动少。6、三个月还不能抬头,六个月还不能翻身,八个月还不会坐。7、眼神与父母没有交流,并且经常惊厥。8、智力发育落后于同龄正常儿童。9、手、口、眼不协调,不能把看到的东西抓到手,送到嘴。
早产儿脑瘫要怎么治疗
提及小儿脑瘫家长就感到头疼,小儿脑瘫治疗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让患者尽快的重获健康,家长要重视小儿脑瘫患者的护理工作。你知道早产儿脑瘫要怎么治疗吗?接下来,小编跟你分享早产儿脑瘫的治疗方法。
早产儿脑瘫的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在婴儿期可以辅助应用一些神经营养药物如谷氨酸、脑活素、脑复康等,病变一旦固定这些药物也就起不了作用。这时可以使用一些肌肉松弛药物如巴氯酚等,但这些药物不能长期使用以免造成运动能力低下及药物毒性蓄积等不良反应。
2、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是早产儿脑瘫患者重要的治疗方法,在早期治疗中尤为重要。通过康复训练可以使脑组织在不断的成熟和分化过程中,使被损害部分的机能得到代偿,从而使早产儿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得到改善。
3、中医治疗:祖国传统医学的治疗方法主要为针灸和按摩。
4、手术治疗:在脑瘫患儿的临床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各种非手术治疗无效时手术就成为重要手段。
早产儿脑瘫护理技巧1、儿童脑瘫患儿动作迟缓,在确保基础上加强他们的活动量,对他们进行有规律的训练。多与儿童脑瘫患儿交流,对患儿多进行表扬,增加患儿的自信心激发患儿语言表达能力。
2、对患儿姿态进行纠正,保持正确的坐姿,并对患儿进行教育,要有耐心积极的对患儿进行训练。
3、患儿室内要保持有良好的通风口,阳光充足,温度适宜,保持室内的清洁,定期用紫外线照射消毒,地面经常用消毒液拖檫;患儿要定期洗浴,并及时更换衣服、床单、被褥等。对病情严重和不能保持坐位的儿童脑瘫患儿,要常帮助患儿翻身,及时清理大小便,保持皮肤清洁。
4、需供给高热量、高蛋白及富有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培养患儿进食动作,尽早脱离喂食。
冬季护理小儿脑瘫的方法(1)抱姿
要注意抑制患儿的异常姿式,使其头、躯干处于或接近正常位置,双侧手臂不能受压,避免患儿面部靠近大人的胸前侧,以防止失去观察周围环境的机会。脑瘫患儿面向护理者或家属,把患儿的双腿先分开再弯起来,双手分开,头略下垂或枕在护理者肩上,亦可让患儿的双手伸过护理者肩膀围住颈部。
(2)睡姿
小儿脑瘫患儿不宜长期仰卧。侧卧位不仅有利于痉挛的肌肉张力得到改善,亦有利于动作对称,但双腿之间要夹一小软枕头,以免双下肢过紧引起内收肌张力过高。手足徐动型患儿睡眠时易惊,应保持侧卧,双下肢呈屈曲状,母亲好睡在其身边,用双手护着患儿上肢,使其有一种感,可以抑制患儿的ATNR姿式出现。
(3)坐姿
长坐位是坐位训练的佳姿式,先把患儿双腿分开,双侧膝关节尽量保持伸展位,用双手握住患儿骨盆两侧,诱导患儿挺直躯干,此方法简单易行。对不同情况的脑瘫患儿,可以选用不同的训练方法。
早产儿相关文章:
1.为什么现在早产儿多
2.造成孩子脑瘫的原因
3.什么是新生儿产伤
4.为什么会有早产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