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胃胀、反酸……这些症状看似平常,却可能是胃癌发出的“危险信号”!早期胃癌与胃溃疡症状高度相似,胃镜检查都可能被“蒙混过关”。今天,我们就来揭秘胃癌的4大“伪装术”,助你早发现、早预防!
01.疼痛规律大不同
胃溃疡:疼痛如同“定时闹钟”,多在餐后或夜间发作,服用抑酸药后症状明显缓解。
胃癌:疼痛逐渐变得“随心所欲”,从间歇性隐痛发展为持续性钝痛,且药物效果越发下降。
02.体重骤降需警惕
胃溃疡:常因进食疼痛而食欲下降,会体重下降,但幅度通常较小。
胃癌:即使正常进食,也可能因肿瘤消耗大量能量,身体迅速消瘦,在3个月内体重下降超过10%
03.大便颜色藏玄机
·胃溃疡:出血时,血液经肠道氧化,大便会呈现深黑色,如同柏油。
胃癌:除黑便外,还可能因肿瘤溃烂出现“隐血便”,肉眼难以察觉,需通过化验才能检出。
04.药物效果见分晓
胃溃疡:经过规范治疗,4-8周后症状会明显改善,胃镜复查可见溃疡愈合
胃癌:初期可能对抑酸药有反应,但2-3个月后症状会反复或加重,溃疡面不缩小反而扩大。
高危人群更需警惕!
·长期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致癌风险飙升)
·有胃癌家族史者(直系亲属患病风险倍增)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患者(癌变率不容小觑)
·40岁以上突然出现胃部不适者
胃镜+活检+病理,是确诊胃癌的“金标准”。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2-3年做一次胃镜检查,高危人群则需缩短至每年1次,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别再让胃痛成为健康的“隐形杀手”!关注身体变化,及时就医检查,守护你的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