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的诊断年龄分布广泛,但常见于18至25岁之间,也可能在中年或老年期首次发病。早期识别和治疗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抑郁症的发病年龄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遗传、环境、生理和病理因素。遗传因素在抑郁症中起重要作用,家族中有抑郁症病史的人发病风险较高。环境因素如长期压力、生活重大变故、社交关系问题等也可能诱发抑郁症。生理因素包括体内激素水平变化、神经递质失衡等。病理因素涉及慢性疾病、药物等,可能加重或引发抑郁症状。
早期识别抑郁症的关键在于关注情绪和行为的变化。持续的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睡眠障碍、饮食改变、精力不足等都是常见症状。当这些症状持续超过两周并影响日常生活时,应寻求专业帮助。
治疗抑郁症的方法多样,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方面,常用的抗抑郁药有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如氟西汀、舍曲林;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如文拉法辛、度洛西汀;以及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如阿米替林、氯米帕明。心理治疗方面,认知行为疗法CBT、人际心理治疗IPT和正念疗法MBCT等效果显著。生活方式调整包括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健康饮食和保持社交活动。
及早发现和干预抑郁症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了解抑郁症的发病年龄和相关因素有助于提高公众的认知和预防意识,促进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