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痉挛性脑瘫的一般诊疗知识 儿童脑瘫的早期症状

上海新科脑康医院神经内科

小儿痉挛性脑瘫的一般诊疗知识

痉挛性脑瘫患儿常见表现为运动发育落后,肌张力和姿势异常,主动运动减少,反射异常。临床症状呈肌张力增高样表现:肢体被动屈伸时,有“折刀”样表现。关节活动范围变小,运动障碍,姿势异常。上肢表现为腕关节掌屈,手握拳,拇指内收,手指关节屈曲,前臂旋前,肘关节屈曲,肩关节内收。下肢表现为“芭蕾舞足”、脚尖着地,膝关节屈曲或过伸,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大腿内收,行走时足尖着地,呈“剪刀步态”。患儿视觉功能发育不足,斜视。另外,还可有不同程度的智力落后、胆小、畏缩、内向性格等。临床体征可见锥体束征:腱反射亢进,骨膜反射增强,踝阵挛阳性。头颅MR可见脑白质缺血缺氧性改变。

患儿出现运动发育落后,肌张力和姿势异常,主动运动减少,反射异常等表现,并且未逐渐加重,既往出生时有早产、难产以及缺血缺氧史,应考虑痉挛性脑瘫。头颅MR可见脑白质缺血缺氧性改变。

痉挛性脑瘫的治疗是一个综合性治疗过程,需要手术结合康复。从治疗步骤来说,首先手术缓解痉挛,然后再行矫正畸形以及康复训练。单纯进行某一方面的治疗,效果不好;并且儿童发育期间,不宜过早接受肌腱延长手术。

目前,电生理监测下选择性脊神经后根离断术(SPR或SDR)是解除痉挛的首选方法。该术式是通过多导联电生理技术进行术中监测,相对精确指导手术;提高了手术效果、减低了风险。

手术解除了肢体痉挛,目的是为日后的康复训练打下基础;术后的康复训练是的保证。康复在术后早期即可开始,可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开始作双下肢的被动运动。术后的康复治疗应贯穿患者的一生,以争取大的。

儿童脑瘫的早期症状

对于家长来说,其在发现孩子有脑瘫的症状后,就要赶紧的采取措施进行治疗。一般来讲,儿童在患上脑瘫后,其在早期阶段一般会有下列症状表现出来。

儿童脑瘫的症状:

1、身体发软及自发运动减少,这是肌张力低下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则可诊断为重症脑损伤,智力低下或肌肉系统疾病。

2、身体发硬,这是肌张力亢进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可诊断为脑瘫。

3、头围异常:头围是脑的形态发育的客观指标,脑损伤儿往往有头围异常。

4、固定姿势:往往是由于脑损伤使肌张力异常所致,如角弓反张、蛙位、倒U字形姿势等。在生后一个月就可见到。

5、体重增加不良、哺乳无力。

6、斜视:3-4个月的婴儿有斜视及眼球运动不良时,可提示有脑损伤的存在。

治疗儿童脑瘫的方法:

1.心理。小儿的年龄比较小,但是同时也是可以进行心理治疗的。患儿多有情绪障碍,行为异常,认知损害。针对脑瘫患儿的心理障碍,在综合治疗中尊重患者,认真倾听和理解、安慰、鼓励患儿,在矫治肢体功能障碍的同时,激发患儿的积极参与性,提高治疗训练效果也是脑瘫治疗方法,改善患儿心理状态的健康教育,积极与患儿交流,逐渐克服患儿的偏执,依赖心理,建立独立、自信、坚强、向上的信心,培养其自理能力,使其适应社会。

2.理学:脑瘫患儿进行理疗,如电针、肌兴奋治疗仪、水疗、冷热敷等。主要目的是调节功能,缓解固缩,刺激低下的肌张力,促进循环,维持和扩大关节活动度,增加肌力,从而改善平衡和步态。

3.使用矫形器具:在脑瘫患儿的训练中,支具的应用很重要,如年幼的固缩性脑瘫患儿,因其下肢小腿后侧肌群痉挛,使足后跟不能落地、踝关节不稳定、扁平足也较多见,可使用足踝矫形支具。

4.运动:据固缩性脑瘫的临床分型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包括粗大运动精细运动、平衡能力和协调性的训练。服困难的信心,使孩子有一个健康的心态,为将来回归社会打好基础。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医生

MORE+

擅长:脑梗后遗症、脑出血后遗症、脑外伤后遗症、小脑萎缩、帕金森、特发/原发震颤、脊髓损伤、头痛头痛、各类术后引起的肢体功能障碍等神经系统疑难病。

热门科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