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宝宝的表现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们可在平时通过观察宝宝的行为而判断出其是否患有脑瘫病症。那么,脑瘫宝宝的表现都有哪些呢?
1—3月的早期症状
1、不注意看人,不凝视,追视差,不笑;
2、非对称性姿势
3、头不稳定,颈不能竖直,头左右摇动;俯卧位不能抬头。抬头动作标志抗重力肌的发育情况,正常时2—3个月可抬头45度—90度;
4、肌张力增高:拇指内收,手紧握拳或上肢内收、内旋。背屈呈对称性,有时头偏向一侧,上肢内收、内旋,手握拳,全身发硬,躯干硬性伸展;
5、肌张力低下:全身发软,蛙位、倒U字形姿势等;
4—6月的早期症状
1、反应迟钝:不追视,不注意看人,眼不灵活;表情呆板不灵活,逗时无反应,叫名无反应。反应迟钝及叫名无反应,这是智力低下的早期表现,一般认为4个月时反应迟钝,6个月时叫名无反应,可诊断为智力低下。
2、不笑:如果2个月不能微笑、4个月不能大声笑,可诊断为智力低下。
3、注视手:6个月以后仍然存在,可考虑为智力低下。
4、头不稳定:如4个月俯卧不能抬头或坐位时头不能竖直,往往是脑损伤的重要标志。
5、身体扭转:4个月的婴儿如有身体扭转,往往提示锥体外系损伤。
6、身体逐渐变硬,有轻度角弓反张或下肢交叉,坐位呈后倾;如果全身发硬持续生后4个月以上,可诊断为脑瘫。
7、俯卧位抬头小于90度,拉起时头不跟,坐位呈全前倾,全身仍发软;如果“全身发软及自发运动减少“持续生后4个月以上,则可诊断为重症脑损伤,智力低下或肌肉系统疾病。
8、拇指内收和手握拳:如果4个月还不能张开,或拇指内收,尤其是一侧上肢存在,有重要诊断意义。
9、不能伸手抓物:手不灵活,不伸手抓物或用一只手抓物;如5个月不能伸手抓物,可诊断为智力低下或脑瘫。
10、不会翻身,6个月以后还不能翻身,有诊断意义;
11、斜视:4个月的婴儿有斜视及眼球运动不良时,可提示有脑损伤的存在。
12、残存原始反射,如非对称性姿势。
13、头围异常:头围是脑的形态发育的客观指标,脑损伤儿往往有头围异常。
7-12个月的早期症状
有些脑损伤较轻微,在婴儿早期往往无明显症状,但在婴儿后半期(7-12个月)则有一些其他症状表现:
1、8个月后还用脚尖站立。
2、8个月后下肢不使用或短暂地支持体重;
3、9个月后不能独坐。
4、手笨:手的精细动作如捏小东西、解扣、系腰带、等不灵活,不协调;在10个月后出现手笨有诊断意义。
5、10个月后的婴儿不用单手抓玩。
6、12个月后不能抓站。
7、15个月以后,还不会迈步。
8、12个月以后不会与人再见,有诊断意义。
9、12个月以后流口水及“吃手“,有诊断价值。
早产儿脑瘫儿的症状
脑瘫症状早期就是比较容易激惹、频繁的使劲用力、不太容易安抚、运动功能落后以及肌张力的异常,以后会出现更加明显的运动功能落后、肌张力异常,由于肌张力的问题有可能会导致姿势方面的问题,有可能会伴有智力发育落后,吞咽困难、出牙延迟,甚至癫痫发作的情况。早产儿由于身体器官发育都还未达到正常出生婴儿的标准,所以早产儿出生后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疾病,其中之一就是脑瘫。一般早产儿脑瘫的症状是很容易被察觉,因为早产儿脑瘫的行为很怪异和正常的婴儿区别还是很大。
早产儿第几周做磁共振
早产是指怀孕28~36+6周期间分娩,这个期间的新生儿称为早产儿,早产儿绝大部分都是需要转儿科进行治疗和观察,一般在出院之前或者出现一些临床症状时,需要做早产儿的磁共振检查,主要的就是做颅脑磁共振。有些可能需要在病情发病的早期,像生病后的1-2天进行磁共振,进行脑损伤的评估,影像学的提供对孩子的治疗和诊断都非常有帮助,也有一些可能需要后期进行检测。如果是考虑早产儿脑部发育有问题,或者是在出生的过程中有缺氧,会考虑做核磁共振。
早产儿喝什么奶粉比较好
如果早产的孩子比较明显,自身的吸吮能力可能会比较弱,而且母乳也并不一定能够及时的出现,所以很多情况下还是需要应用奶粉进行喂养。早产儿有专门给早产儿制定的奶粉,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早产儿一般都需要仔细护理,只要身高体重达到正常月龄的宝宝,那么慢慢的就可以换成普通的配方奶粉了。奶粉市面上有很多种不同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