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尿床后
比起愤怒,父母更应该这样做
5岁内孩子尿床,一般不需要药物干预治疗,但尿床会影响宝宝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所以即使不采用药物治疗,也需要进行积极的排尿引导和训练。
◆调整宝宝饮食和作息习惯
在饮食习惯方面,宝妈白天要给宝宝正常喝水,不过要尽可能避免巧克力、咖啡等之类的食物或饮料。
同时,饮食以清淡为主,减少多糖和利尿等食物的食用,如绿豆、柿饼等。
作息习惯上,晚饭后切忌玩过于剧烈或兴奋的游戏(切西瓜、消消乐等);并且养成早睡习惯,好能够规定一个时间。
◆减少纸尿裤和拉拉裤的使用频率
据《儿童遗尿症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指南研究发现,与10年前相比我国儿童尿床发生率呈上升趋势,5岁是儿童尿床高发期,发生率在15.3%,5-18岁儿童尿床发生率为7.88%。
且,相关调查显示,导致儿童尿床上升的原因可能与纸尿裤增多有关,纸尿裤使用时间越长,儿童尿床的发生率就越高。
因为,纸尿裤容易影响孩子如厕排便的积极性,也会出现一脱尿裤,孩子就尿床的现象。
正常情况下,宝宝纸尿裤用到2岁,就不建议再使用。
◆憋尿训练
白天可适当的让孩子多饮水,当孩子想排尿时,不要立马去厕所,建议憋尿不超过30分钟,每天训练1-2次,从而增加孩子的膀胱容量。
◆激励治治疗
孩子尿床后,他们自己是非常的担心和焦虑的,如果这个时候父母只是去责备的话,会让孩子更加害怕,从而加重尿床。
相反,当发现孩子尿床后,可以多鼓励孩子,比如鼓励睡前如厕,增加孩子的自信心,正常生活和学习。
同时,可邀请孩子一起收拾尿湿的床单等物件,让孩子意识到尿床其实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