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觉得自己上厕所没排干净总是感觉有隐隐约约的腹痛......这样的情况你是否有过?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排便不畅是慢性肠炎吗?
“排便不畅”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像排便困难、排便时总是感觉排不干净、排便后肚子不舒服或者大便黏腻不易冲走等,很多就诊者都称之为“排便不畅”。
如果排便后总是感觉排不干净,准确的叫法应该是“里急后重”,刚上完厕所没一会又有便意,但并没有解出很多。
其实这是一种直肠刺激的症状,给大脑“总是有便意”或“排不干净”的感觉。里急后重通常和腹泻、腹痛等症状一起出现,比如吃了不干净的食物、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等导致的急性肠炎。还有比较常见的情况就是肠易激综合征,通俗来说就是肠道一激动,蠕动过快,大便没成型就排出体外。
肠易激综合征常和食物和情绪有关,焦虑、紧张等情绪就可能诱发肠易激综合症,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要考试了,心理紧张,容易拉肚子;或者工作压力一大就肚子不舒服。
有一类特殊的肠炎叫炎症性肠病,具有慢性发病、病程长、不易发现的特点,虽然非常像老口中定义的“慢性肠炎”,但这是一类需要专门、区分出来治疗的疾病。如果年纪较轻、症状严重、反复发作,就要担心是这类疾病。
大便黏腻不易冲走,是大便不成形导致的,与消化不良关系更密切一些,通常是饮食因素和肠道功能性改变引起的,比如肠道功能紊乱、饮食中缺乏纤维素、饮食过于精细、进食体积少、高蛋白饮食、饮食过于油腻、食物不耐受等。
排便困难准确一点叫便秘,是另一个不太相同的症状,这里只提出来有助于大家区分理解。
二、哪些排便异常需要重视?
如果只是偶尔腹泻,可能只是肠易激,过一两天就好了,不必太担心,但如果出现了以下情况,还是需要重视。
血便:首先要大致判断血是从哪来的,是混在粪便中,还是在粪便表面?如果血只是在粪便表面,颜色鲜红,通常是痔疮导致的;如果血混合在粪便中,色泽暗红,甚至是像沥青一样的黑色软便,那就要重视了,这意味着肠道内可能有出血,严重的情况甚至包括肠道肿瘤,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
就诊小贴士❤
也要大家,找医生看病不是一上来就告诉医生“我是这个病你给我治”,恰当的是告诉医生“我哪里不舒服?怎么不舒服?有多久?”这样的描述。医生再根据你症状的特点、年龄和检查结果等综合判断,有需要再进一步检查明确,这才是正常的一个看病流程。
另外也不建议盲目上网查疾病症状,自己理解的东西跟真正的疾病可能是两回事,别人说的症状到你这里可能是其他疾病,症状与疾病之间少有直接能划等号的。一句话,专业的事情还是尽量交给专业的人去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