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脑瘫的早期症状
对于家长来说,其在发现孩子有脑瘫的症状后,就要赶紧的采取措施进行治疗。一般来讲,儿童在患上脑瘫后,其在早期阶段一般会有下列症状表现出来。
儿童脑瘫的症状:
1、身体发软及自发运动减少,这是肌张力低下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则可诊断为重症脑损伤,智力低下或肌肉系统疾病。
2、身体发硬,这是肌张力亢进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可诊断为脑瘫。
3、头围异常:头围是脑的形态发育的客观指标,脑损伤儿往往有头围异常。
4、固定姿势:往往是由于脑损伤使肌张力异常所致,如角弓反张、蛙位、倒U字形姿势等。在生后一个月就可见到。
5、体重增加不良、哺乳无力。
6、斜视:3-4个月的婴儿有斜视及眼球运动不良时,可提示有脑损伤的存在。
治疗儿童脑瘫的方法:
1.心理。小儿的年龄比较小,但是同时也是可以进行心理治疗的。患儿多有情绪障碍,行为异常,认知损害。针对脑瘫患儿的心理障碍,在综合治疗中尊重患者,认真倾听和理解、安慰、鼓励患儿,在矫治肢体功能障碍的同时,激发患儿的积极参与性,提高治疗训练效果也是脑瘫治疗方法,改善患儿心理状态的健康教育,积极与患儿交流,逐渐克服患儿的偏执,依赖心理,建立独立、自信、坚强、向上的信心,培养其自理能力,使其适应社会。
2.理学:脑瘫患儿进行理疗,如电针、肌兴奋治疗仪、水疗、冷热敷等。主要目的是调节功能,缓解固缩,刺激低下的肌张力,促进循环,维持和扩大关节活动度,增加肌力,从而改善平衡和步态。
3.使用矫形器具:在脑瘫患儿的训练中,支具的应用很重要,如年幼的固缩性脑瘫患儿,因其下肢小腿后侧肌群痉挛,使足后跟不能落地、踝关节不稳定、扁平足也较多见,可使用足踝矫形支具。
4.运动:据固缩性脑瘫的临床分型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包括粗大运动精细运动、平衡能力和协调性的训练。服困难的信心,使孩子有一个健康的心态,为将来回归社会打好基础。
小儿脑瘫什么时候能发现
研究发现,婴儿早期脑组织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时期,脑的可塑性强,代偿能力强。如果早期给予适当的刺激,将对大脑的发育有很大帮助。那么小儿脑瘫在什么时候能发现呢?
小儿脑瘫什么时候能发现
1、怀孕期不能确定孩子是否脑瘫。胎儿B超、羊水穿刺,和一些遗传代谢病筛查,可以帮助胎儿脑发育是否受影响。但脑发育障碍并非全部表现为脑瘫。
2、生后1个月内孩子的眼神、哭声、头颅五官外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脑功能状况。但由于孩子的运动功能尚未充分表现出来,很难判断是否存在运动障碍。出生后1~3个月,随着孩子运动的发育,有经验的医生可以从孩子姿势、肌张力等方面观察到孩子是否存在运动障碍,这时结合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和详细的运动评估可以判断小孩是否为脑瘫。
3、如果怀孕早期发现胎儿异常,应尽早终止妊娠。为防止先天异常的婴儿出生,现代医学技术可以在妊娠早期(7-9周)进行产前诊断。如早期发现胎儿明显异常,可以尽早做人工流产。
引起小儿脑瘫的原因无非有下面几点:
一、缺氧窒息,胎儿在母亲子宫内缺氧窒息、分娩时新生儿缺氧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二、胎儿发育不良,胎儿宫内感染,宫内生长缓慢,先天畸形,而新生儿体重少于2500克,脑瘫可能性也大大增加;
三、脑部受伤,包括分娩过程中婴儿脑部受伤,新生儿颅脑受伤或脑部感染、脑血管意外;
四、起因于某些遗传病和新生儿核黄疸;五就是孕妇自身原因,包括孕妇腹部外伤、先兆流产、产前出血、妊娠毒血症以及胎盘原因,还有孕妇的某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肝炎、糖尿病、吸毒、药物过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