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老是蹬腿是脑瘫吗
单凭宝宝老是蹬腿的症状,并不能诊断是脑瘫。
小孩子老是蹬腿,反而说明脑瘫的可能性较小。因为新生儿如果出现了脑瘫,主要表现为运动功能障碍,会出现两个腿弯曲较困难,而且伸直也较困难。做蹬腿动作相对于正常儿童可能要更加艰难,可能要更大的月份之后才能做蹬腿动作。
新生儿脑瘫的症状有很多种,不能单凭一个喜欢蹬腿,就判断是脑瘫,要综合的评判小孩子的运动发育情况,还有智力发育情况。如果存在坐、站、行走等运动功能发育迟缓,或者存在运动障碍,或者是反应能力下降,还伴有斜眼、言语不清等其他的发育异常症状。这时反而要考虑是脑瘫的可能,单凭一个孩子老是蹬腿的情况,并不能判定是脑瘫的情况,必要时可以到儿科就诊,由医生结合患儿的情况综合判断。
脑瘫语言训练方法
在平时生活中脑瘫患儿并不少见,但是我们在平时看得多的是,很多家长们对于患者并不是耐心教导,而是总显得很不耐烦和没有耐心。这样的话,对于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阴影,而且这也不利于孩子的进步,我们应该采用积极的方法去激励孩子进取,这样才能有好的效果,下面是一些关于脑瘫语言的训练方法。
引导式教育的原则
1.以儿童需要为中心、引导、诱发、激发儿童学习动机
2.整体意识、全面发展、按性质分组、可选择上课
a.将功能残疾性质和程度相近的儿童组成小组,使学习的目标、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更能切合大多数儿童的需要。
b.必要时还可根据智力水平、个体需要选择上课,上文化课是按智力水平高低来分组学习,时分时合,要保持相对稳定,尽量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大程度的学习训练。
3.循序渐进、融会贯通
a.先从简单的动作开始训练,难度较大的动作分解成几个动作进行训练,待小动作熟练后在串联起来进行训练
b.使孩子容易获得成功感,增强信息,教育训练与平日的生活流程相结合,合理编排、动静结合、融会贯通,让患儿在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中,轻松愉快地完成各项习作程序,使生活的每一个时刻都是儿童学习的机会,鼓励儿童将这种意识延续终生,巩固康复效果。
4.极端负责、团队精神
a.引导式教育小组(辅助引导员、物理治疗师、语言治疗师、护士和其他工作人员)负责小组患儿的生活、学习、功能训练和各种治疗等。
b.引导式教育小组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爱心,关爱每个孩子的问题和需要,策划目标、设计方法、课程安排和组织实施等,小组成员之间要亲密合作,发挥团队精神,示范和引导小组患儿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发挥团队精神。
上面文章为大家讲解的是一些关于脑瘫语言培训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大家,相信大家通过上面学习也知道这样对待脑瘫患者,不能再像之前一样。要先从简单的教起,让孩子融汇贯通,慢慢地从简单到复杂的过度,这是一个慢慢学习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