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微脑瘫有哪些症状
轻微脑瘫是指出生前至出生后1个月内,因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同时经常伴有智力、视听觉、进食、吞咽、言语、行为等多种障碍,会严重影响儿童的一生。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轻微脑瘫的相关资料,供您参考。
轻微脑瘫的症状1、不能翻身:6个月以后还不能翻身,有诊断意义。
2、不使用下肢:6-7个月不用下肢短暂地支持体重
3、不用单手:7-10个月的婴儿不用单手抓玩。
4、手笨,手的精细动作,如捏小东西、解扣、系腰带不灵活,不协调,在7-10个月出现有诊断意义。
5、不能独坐:7个月不能独坐。
6、不能抓站:10个月不能抓站。
7、不会与人再见:10个月以后有诊断意义。
8、使用脚尖站立:10个月还用脚尖站立。
9、不能迈步:13-15个月以后,还不会迈步。
轻微脑瘫与脑瘫的诊断方法几乎是一样的,只是轻微脑瘫的症状表现的并不明显,建议家长如果发现小儿有以上症状的,请尽快到医院检查、确认,以免耽误治疗的佳时间。
轻微脑瘫不容易察觉到的症状1、智力发育落后或可疑落后是轻度脑瘫的症状。1岁半后还不会说话也是轻度脑瘫的症状。
2、轻度脑瘫的症状下肢运动障碍:如1岁以上还“不会走路”、“走不好”,行走姿势异常(如足尖着地、剪刀步态、跛行等),不能下蹲。
3、轻度脑瘫的症状手运动障碍:如不“灵活”。不会握物,不会用匙吃饭,平时常用一只手。
4、这些孩子轻度脑瘫的症状不容易察觉,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有明显新生儿黄疸史,有新生儿窒息史。
5、轻度脑瘫的症状轻微,日后不需要依赖他人照顾,可独立完成一切日常生活活动。
6、轻度脑瘫的症状还表现为可独立行走,肢体功能不受限制,一般智商大于70,说话能说两个字以上。
轻微脑瘫的治疗方法一、训练治疗:治疗师应为患儿及其家长制定家庭训练计划。该计划重点应放在提高功能和防止继发残损方面,但是对于特别严重的患儿,易化护理及减轻家庭负担应是主要目标。通常包括:对患儿病情的了解以及日常生活的安排;功能性主动活动的强化训练;辅助用具如矫形器、椅子、站立架及轮椅的使用等等;
二、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小儿脑瘫患儿因为运动能力及其他方面较正常儿童差,常常有自卑心理而不愿与别人交往,该院医师和康复师在给孩子做康复的同时,注重矫正孩子的情绪,纠正行为异常,培养社会交往能力,增强患儿克服困难的信心,使孩子有一个健康的心态,为将来回归社会打好基础。
三、日常生活密切结合:由于脑瘫儿的大脑尚处于发育过程中,许多功能尚未像成人一样健全,因此,早产儿脑瘫的治疗还有一个“致能”或“再致能”的问题。在对脑瘫患儿进行功能训练的同时,要结合相关的日常生活动作进行,比如移动能力的训练,力求运动姿势的正常并获得移动手段。这是脑瘫患者的辅助治疗手段。
四、作业治疗:作业治疗主要包括手的精细功能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支具和辅助具的制作及生活环境设施的简单改造等。
疾病的发生我们避免不了,那么大家就及时的选择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来治疗吧。如果发现患了脑瘫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早治疗早康复,避免耽误治疗时间给患者带来更严重的危害。祝患者早日康复。
脑瘫的相关文章:
1.造成孩子脑瘫的原因
2.脑瘫形成的原因
3.脑瘫是怎么形成的
4.什么原因会造成胎儿脑瘫
5.小儿脑瘫形成的原因
黄疸严重竟致孩子脑瘫
黄疸是大部分孩子出生后一个让人担心的常见病症。据记者理解,约50%-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可出现生感性黄疸,即血清中胆红素升高以至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那么,黄疸对孩子的危害有哪些?
1、小儿黄疸的病因有很多。比如小儿溶血病、小儿球形红细胞升高症、小儿围产期疾病等既可造成高胆红素血症和胆红素脑病,又可造成贫血、缺氧和缺氧缺血脑病些疾病及病理改变均可导致胎儿和小儿脑损伤,继而导致脑瘫。
2、胆红素脑病是由小儿高胆红素血症及多种小儿疾病。如早产、感染、缺氧、酸中毒等综合造成小儿胆红素脑病可造成严重脑损伤,是导致儿小脑瘫痪的重要原因;早产、感染、缺氧等同样可造成或合并脑畸形、脑发育障碍和脑损伤也可能导致小儿脑瘫。
3、小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各种治疗措施的使用是否及时,是否正确,均有可能使黄疸的控制不平衡,甚至使黄疸加重,导致胆红素脑病的出现和加重,因此小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不恰当治疗也是引起小儿脑瘫的原因。
清楚黄疸的危害,发现的时候及时的进行治疗。那么,孩子患上黄疸该怎么办?
1、光照
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将新生儿卧于光疗箱中,双眼用黑色眼罩保护,以免损伤视网膜,会阴、肛门部用尿布遮盖,其余均裸露。用单面光或双面光照射,持续2~48小时(一般不超过4天),胆红素下降到7毫克/分升以下即可停止治疗。
2、换血
换血能有效地降低胆红素,换出已致敏的红细胞和减轻贫血。但换血需要一定的条件,亦可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故应严格掌握指征。
3、药物治疗
供应白蛋白,纠正代谢性酸中毒,肝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静脉使用免疫球蛋白。
黄疸护理:
1、判断黄疸的程度。爸妈可以在自然光线下,观察新生儿皮肤黄染的程度,如果仅仅是面部黄染,为轻度黄疸;躯干部皮肤黄染,为中度黄疸;如果四肢和手足心也出现黄染,为重度黄疸。
2、观察大便颜色。如果大便成陶土色,应考虑病理性黄疸,多由先天性胆道畸形所致。如果黄疸程度较重、出现伴随症状或大便颜色异常应及时去医院就诊,以免耽误治疗。
3、尽早使胎便尽早排出。因为胎便里含有很多胆红素,如果胎便不排干净,胆红素就会经过新生儿特殊的肝肠循环重新吸收到血液里,使黄疸增高。
4、给新生儿充足的水分,小便过少不利于胆红素的排泄。
5、在黄疽期间要注意给予足够的糖水及热力,并保护好肝脏。
6、如果黄疽出现过早或消失过迟,或黄疸程度过重,或逐渐减轻后又再加重,婴儿精神不佳、吸奶少或拒奶等临床症状时,则属病理性黄疸,应及时去医院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