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又到了露胳膊露腿的季节。这时候全副武装把自己包裹起来的人,不一定是想防晒,也不一定是体毛重,还有可能是鸡皮肤……别人的胳膊腿儿细嫩光滑,自己的皮肤不仅泛红,还有密密麻麻的小凸起……这种恼人的“鸡皮肤”,到底能不能祛除?
鸡皮肤看起来虽和鸡皮疙瘩相似,但鸡皮疙瘩在情绪激动或受到寒冷刺激时形成,过一会儿就能消失,鸡皮肤却顽固得多。医学上,鸡皮肤被称为“毛周角化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毛囊角化性皮肤病。
鸡皮肤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毛囊周围角质增厚,角质未能正常剥落,从而形成角栓,堵塞毛孔,形成一个个皮肤表面的凸起。这些凸起的小疙瘩里,可能含有一根或多根扭曲的毛发。
鸡皮肤常出现在上臂的外侧、腿部、背部,甚至会出现在颈部和脸颊两侧。有一些人两腮皮肤颜色较深且较粗糙,也属于鸡皮肤的一种。
鸡皮肤既不会让人产生痛痒感,也不会发生病变,只是严重时会使毛孔呈暗红色,皮肤更易干燥。
为什么会长出“鸡皮肤”?
鸡皮肤大多开始于儿童期,青春期发病率高。一般来说,鸡皮肤的症状到30~40岁后会逐渐减轻。目前认为,它可能与内分泌代谢异常、维生素A缺乏、遗传等因素有关,较胖的人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1.、先天形成
先天性的鸡皮肤是基因自带的,属于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皮肤病。可从父母那里遗传来,也可遗传给下一代。可以说,鸡皮肤既是一种病,还是一种“命”。
2、后天形成
后天形成的鸡皮肤,大多是因为缺乏维生素A,或者皮肤过于干燥而导致的。也有可能是因为某种原因,导致皮肤新陈代谢缓慢,从而引起鸡皮肤。
随着年龄增长,尤其人到中年,很多时候鸡皮肤就会自然缓解甚至不治而愈。细心的话,可以发现,老人们都很不容易有痘痘、鸡皮肤一类的问题,因为他们的毛囊、皮脂腺跟着老了。
在鸡皮肤还没有自愈前,它可能会反复出现,遇到冬季干燥、皮肤干燥、皮肤受频繁摩擦或激素变化等情况,鸡皮肤在短期可能有所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