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遵循人文医疗理念,将“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一切”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致力于医疗服务的精细化建设,简化就医流程,方便患者就诊。严格执行医疗收费标准,杜绝乱收费、滥用药物等现象发生,保障患者权益。切实解决了广大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受到当地百姓的广泛赞誉!下面一些与你相关的内容。
越来越多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乳腺癌患者的生活方式会影响预后。乳腺癌患者诊断后的膳食营养状况、体重变化、体力活动状况及吸烟饮酒等个人生活方式相关因素与肿瘤转移复发、无病生存率和病死率相关。
乳腺癌患者术后怎么改善生活方式?下面由杨述传医师云南省抗癌协会放疗化疗分会委员,主编一书,现任职,为大家详细地讲解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达到和保持健康的体重
乳腺癌患者在治疗结束后,应尽量使体重达到正常范围,或者按照达到正常体重标准。
对于已经超重和肥胖的乳腺癌患者来说,降低膳食能量摄入,并接受个体化的运动减重指导。
对于积极的抗癌治疗后处于营养不良或体重过轻状态的患者,进一步降低体重会降低生活质量、影响治疗实施、减缓康复或增加并发症风险,必须由专科医师和营养师进行评估,制订和实施营养改善计划。此类患者进行一定的体力活动,帮助改善身体机能和增加体重,但应避免高强度剧烈运动。超重和肥胖与发生对侧乳腺癌、淋巴结转移、肿瘤复发、并发症相关。体重增加不仅与乳腺癌预后有关,也增加罹患和死于其他疾病的风险,带来整体健康损害。
低脂饮食平均降低体重,可以明显降低绝经后乳腺癌患者复发风险,这一效益在雌激素受体阴性的患者中更加显著。对于一般超重和肥胖者,降低5%~10%的体重就能获得健康收益,这样的结论应也适用于乳腺癌患者。
二、有规律地参加体力活动
乳腺癌患者诊断后应避免静坐生活方式,尽快恢复诊断以前的日常体力活动;18~64岁的成年乳腺癌患者,每周坚持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或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力量性训练每周至少2次。锻炼时以10分钟为一组,保证每天都进行锻炼。年龄>65周岁的老年乳腺癌患者应尽量按照以上进行锻炼,如果合并使行动受限的慢性疾病,则根据医师指导适当调整运动时间与运动强度,但应避免长时间处于不运动状态。
乳腺癌患者诊断后的体力活动与降低乳腺癌复发率、乳腺癌病死率和总体病死率相关,也与改善患者体质、患者自我报告的健康状况,减少淋巴水肿和并发症有关。
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可以提高癌症患者的身体素质。乳腺癌患者进行中等强度的有氧和耐力训练可以增加骨密度,提高心肺功能、肌肉力量,增加瘦体重。体育锻炼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紧张和抑郁情绪,提高自我认知。
乳腺癌相关病情及治疗过程中诸多因素会减弱患者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的能力。为避免运动相关伤害,乳腺癌患者如存在贫血、免疫功能损害、疲劳、置管和未控制的并发症等,必须在选择和进行运动时寻求专业指导。
三、合理营养和膳食
有相当多的研究关注了乳腺癌患者膳食营养与肿瘤相关生存的关系。结果表明,膳食结构和食物选择确实与乳腺癌患者的疾病进展、复发风险、总体生存率有关。
富含蔬菜水果的膳食结构能够提高癌症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同时也要认识到,患者诊断前多年的饮食习惯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可能会抵消诊断后短时间的膳食结构改变带来的益处。除了蔬菜水果以外,健康的膳食结构还应包含丰富的鱼类、禽类而非红肉、加工肉类,低脂奶类而非全脂奶类,全谷物而非精制谷物,植物油而非其他油脂。
四、谨慎使用保健品
乳腺癌患者应尽量从饮食中获取必要的营养素;在临床表现或生化指标提示营养素缺乏时,才需要考虑服用营养素补充剂;当患者无法从食物中摄取足够的营养素,摄入量仅为量的2/3时,可以考虑服用营养素补充剂;此类诊断应由营养师进行。
而中国乳腺癌患者研究的结果显示,使用抗氧化剂患者的死亡风险和复发风险轻度降低,特别是长时间使用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患者死亡和复发风险降低明显。由于中国乳腺癌患者研究的结论还需更多研究结果来验证,因此乳腺癌患者膳食补充剂的使用应遵照对癌症患者的。
五、其他生活方式的建议
戒烟禁酒。
1、吸烟:在诊断时吸烟的乳腺癌患者,乳腺癌死亡风险较不吸烟者高出2倍,吸烟者死于乳腺癌的风险还与吸烟的强度和持续时间有关。中国妇女主动吸烟率仅为%,但总体暴露于二手烟的比例为%。有研究结果显示,被动吸烟与女性乳腺癌死亡、全因死亡间有弱相关,被动吸烟使绝经后或肥胖的乳腺癌患者发生不良预后的风险更高。因此,建议乳腺癌患者应尽量避免吸烟、被动吸烟。吸烟的乳腺癌患者应及早戒烟。
2、饮酒:乙醇能够增高外周血雌激素浓度,理论上会提高乳腺癌复发风险。因此,乳腺癌患者应尽量避免乙醇摄入。
杨述传医师提醒大家:
对于任何癌症来说,做完手术以后都需要定期的去医院做复查,这非常的重要。除此之外,我们也要做好护理工作,增强机体的免疫力,遏制癌细胞的复发转移,减轻患者痛苦,增强患者治疗信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