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增脊髓炎患者约3-5万,其中超60%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这意味着,每年有大量患者及其家庭,要承受疾病带来的身体、心理和经济多重负担。更令人忧心的是,昆明康瑞脑科医院的何栋源医生指出,约90%的家庭在应对脊髓炎后遗症治疗时,都掉进了各种误区,让康复之路愈发艰难。
误区一:认为脊髓炎后遗症无法治好,直接放弃
很多患者和家属在得知脊髓炎会留下后遗症后,便觉得康复无望,从而放弃了积极治疗。何栋源医生强调,虽然脊髓炎后遗症治疗有难度,但绝非不可治好。现代医学不断发展,通过科学、系统的治疗与康复训练,许多患者的症状都能得到明显改善,甚至部分功能得以恢复。比如,通过专业康复治疗,一些肢体瘫痪患者能够重新站立、行走,生活自理能力大幅提升。所以,千万不能因一时的绝望,错过康复的可能。
误区二:过度依赖药物,忽视康复训练
在脊髓炎后遗症治疗中,药物固然能缓解部分症状,如减轻疼痛、控制炎症等,但它无法从根本上重建神经功能。然而,大量家庭却将全部希望寄托于各种“神奇药物”,四处寻觅,不惜花费重金,却对康复训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何栋源医生表示,神经功能的重塑主要依靠长期、科学、持续的康复训练,这是一个帮助患者重新学习如何使用身体、恢复功能的过程,需要足够的时间和耐心。长期忽视康复训练,会导致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问题,进一步加重患者的功能障碍。
误区三:康复训练急于求成,方法不当
部分患者和家属明白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却在训练过程中急于求成。他们认为训练强度越大、频率越高,康复效果就越好,于是盲目增加训练量,或采用不恰当的训练方法。何栋源医生提醒,康复训练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恢复阶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不恰当的训练不仅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还可能导致患者受伤,引发肌肉拉伤、关节脱位等问题,让病情雪上加霜。例如,在患者肢体力量还很弱时,强行进行高强度的站立、行走训练,很容易造成摔倒等意外。
误区四:忽视心理治疗,患者陷入消极情绪
脊髓炎后遗症患者往往因身体功能障碍,生活发生巨大改变,极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而很多家庭在治疗过程中,只关注身体症状的改善,忽视了患者的心理状态。何栋源医生指出,心理因素对康复效果有着重要影响。消极情绪会抑制患者的康复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神经功能的恢复。反之,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更好地配合治疗与康复训练。因此,心理治疗应贯穿脊髓炎后遗症治疗的始终,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误区五:缺乏长期管理,治疗断断续续
脊髓炎后遗症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长期、持续的管理。但现实中,不少家庭在治疗一段时间后,见患者症状稍有改善,就自行中断治疗;或者因各种原因,导致治疗过程断断续续。何栋源医生强调,这种缺乏连贯性的治疗方式,不利于神经功能的持续修复和身体功能的稳定恢复。脊髓炎后遗症的治疗需要“打持久战”,患者和家属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按照医生的指导,坚持长期、规范的治疗与康复训练。
昆明康瑞脑科医院的治疗优势
昆明康瑞脑科医院在脊髓炎后遗症治疗方面经验丰富,成果显著。何栋源医生领衔的专业医疗团队,汇聚了神经内科、康复医学科、心理科等多学科专家,能够为患者提供全面、综合的诊疗服务。医院引进国际先进的康复设备,结合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在治疗过程中,注重神经功能的重塑与代偿策略相结合,创新性地开展神经调控技术、机器人辅助训练等先进治疗方法,帮助患者极大程度恢复身体功能。同时,医院还建立了患者终身健康管理档案,为患者提供从住院到居家的全程康复指导,助力患者在康复之路上稳步前行,重拾生活信心与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