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这个被称为“羊角风”“羊癫风”的疾病,一旦发作,患者会毫无征兆地抽搐、口吐白沫,给患者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在我国,约有900万癫痫患者,其中500~600万是活动性癫痫患者,每年还新增约40万癫痫患者,癫痫已成为神经科仅次于脑血管病的第二大常见病。癫痫患者会在任何时间、地点、环境下突然发作,对身体造成极大危害。对于儿童而言,频繁发作会影响其发育、智力和身心健康;对于成人,癫痫可能会成为就业、婚姻、家庭生活等方面的阻力,还会带来精神上的压力,而这种压力又可能成为癫痫再次发作的诱因。更有甚者,癫痫会导致患者认知功能下降、性格改变、生活自理能力衰退等,严重危及健康和生命。但值得庆幸的是,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癫痫的治疗手段也日益丰富和完善。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昆明康瑞医院神经外科特约技术顾问陈鸿耀主任,带大家深入了解癫痫的治疗。
癫痫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癫痫的药物治疗原则是用药早、剂量足、服药准、时间长。一旦癫痫诊断确立后,就应该立即服药用以控制癫痫的发作。一定要以药物的剂量足够控制癫痫不发作且不出现药物毒性反应为准,必要的时候可血药浓度检查。根据不同的癫痫类型或综合症确定药物选择。一般停止发作2年以上,方可停药。
2.手术治疗
癫痫手术治疗方法主要是安全去除引起癫痫发作的脑组织,即致痫区(发作起始区),只有切除致痫区后才能达到术后无发作。手术成功的前提是术前致痫区的确定,这需要一个很专业的评估小组和神经外科小组来共同合作完成,所以一定要选择一个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
①机器人辅助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技术
机器人脑立体定向技术操作简单,无需戴笨重的框架;无需漫长的等待;手术痛苦小,可以在清醒状态下完成手术,术后即可下地行走;手术时间短,大脑图像重建只需30秒;颅内病灶的三维重建只需20秒,而且可以全方位观察病灶的位置、体积、大小与周围脑组织的比邻关系;手术路径规划只需15秒,20分钟即可结束手术;手术创伤可以忽略不计;手术后不留瘢痕;住院8天即可出院。
在机器人辅助脑立体定向手术中,该系统可以取代传统的定向仪框架,通过识别贴附于患者头部的标志点,建立相应的三维坐标体系,并可标示出靶点位置和穿刺轨迹。智能机械臂按照模拟轨迹固定穿刺方向,为术者提供准确导航和操作平台。靶点定位后,动力机械臂能以0.1mm的重复精度保持稳定的轨迹,确保手术准确无误。
②脑起搏器技术(DBS)
DBS脑起搏器可逆可调节,不毁损神经核团,只是使其暂时处于电麻痹状态,改善神经功能,神经核团麻痹的程度、范围可通过设定脑深部电极的电流、电压、频率及电极位置等多个因素来调节。在术后漫长日子里,还可随病情变化而不断调节,可以长期控制不断发展变化的症状。手术植入电极后,可通过临时刺激的方法,给病人和家属有几天的适应、体验和观察的时间,再决定较佳的手术方案,减少了以往手术由于患者紧张等因素造成疗效判断不准确的现象。
③癫痫迷走神经刺激术(VNS)
人体的神经系统可分成中枢神经系统,周边神经系统以及自主神经系统三部分,迷走神经是人体内12对脑神经中的第10对,属于自主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其功能为控制腺体及内脏的信息进出。在解剖位置上,迷走神经是由位于延脑后内侧的迷走神经核所发出,经过颈静脉孔到达颈部,再进入胸部及腹部,迷走神经刺激术,所刺激的部位即是由脑部发出在经过颈部时的那段神经。
VNS主要适用于不能开颅或不接受开颅、左侧迷走神经发育健全、临床表现为全面性或部分性发作的难治性癫痫患者。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损伤轻微。手术后2周开始进行刺激参数的调整。
迷走神经刺激术已被全球各国的病患使用过,确实可减少癫痫发作,微创安全,且副作用较轻,其效果是长期性的,装置手术简易。
④神经调控经颅磁刺激(rTMS)
随着技术的发展,具有连续可调重复刺激的经颅磁刺激(rTMS)出现,并在临床精神病、神经疾病及康复领域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可。它主要通过不同的频率来达到治疗目的,高频(>1Hz)主要是兴奋的作用,低频(≤1Hz)则是抑制的作用,通过双向调节大脑兴奋与抑制功能之间的平衡来治疗疾病。对rTMS刺激的局部神经通过神经网络之间的联系和互相作用对多部位功能产生影响;对于不同病人的大脑功能状况,采用不同的强度、频率、刺激部位、线圈方向来调整,以达到较佳的治疗效果。
真实案例:小张的康复之路
25岁的小张,在5年前的一次意外头部外伤后,开始出现癫痫发作的症状。起初只是偶尔发作,他和家人都没太在意,但随着时间推移,发作越来越频繁,严重影响了他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他不得不辞去工作,在家休养。家人带他四处求医,尝试了各种药物治疗,但效果都不理想,癫痫仍会不定时发作,小张和家人都陷入了绝望之中。后来,听闻昆明康瑞医院在癫痫治疗方面有着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小张的家人便带着他前来就诊。接诊的是神经外科特约技术顾问陈鸿耀主任。陈主任从事神经外科工作多年,是我国脑立体定向技术的开拓者之一,在癫痫治疗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在详细了解小张的病情后,陈主任建议采用机器人辅助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技术进行治疗。这种技术可以通过精准定位致痫区,实现微创手术切除,为小张带来康复的希望。在手术前,陈主任率领专业团队对小张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和评估,通过advancedimaging技术和电生理监测,精准确定了致痫区的位置和范围。手术过程中,机器人辅助系统根据术前规划的轨迹,精确引导手术器械到达靶点,成功切除了致痫区。整个手术过程十分顺利,小张在术后很快就恢复了意识,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术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和观察,小张的癫痫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如今,小张已经重返工作岗位,恢复正常。